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黑龙江 八年级 期末 2023-09-13 1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富强与创新、时事热点、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文明与家园、中华民族大团结、生命的思考、勇担社会责任、和谐与梦想、成长的节拍、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40多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中国奇迹”有力地证明了(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④改革开放使中国腾飞,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等。我国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有(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
②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10-07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     
①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③我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不再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从“忧居”到“有居”,从“有居”到“宜居”,从土坯房到筒子楼、单元房,再到如今的智慧小区,人们住得越来越宽敞、舒适,亿万家庭的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让安居梦变成现实(       
①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说明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③提升了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④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③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②关注并努力改善民生
③关心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④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3-10-07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为了帮助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认人,浙江杭州一名15岁的少年制作了一款名为“勿忘我”的智能项圈,这款项圈能帮助外婆认人,能判断外婆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如果在室外超过设定时间,就会提醒外婆回家,并报告家庭住址。“勿忘我”智能项圈的设计成功表明(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无处不在                 ②创新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③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④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8. 深圳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这说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改革发展品质
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④每个人只有创新才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近年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等。下列选项中与材料相符的是(       
A.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B.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C.公平就是让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D.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2022年6月23日1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     
①表明我国科技总体水平较高
②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
③改变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
④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2年9月1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将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通过乐技术1:1在演播厅现场还原实验舱。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通过连线“来到”节目现场,三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当我们听到来自空间站的授课,心中涌起的必定是无上的荣耀。天宫课堂旨在(     
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②积极关注、重视和欣赏他人
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热情        ④教育学生人人都成为航天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因为教育(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下列做法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是(     
①小伟酷爱科学实验     ②小亮喜欢改造旧物,变废为宝
③小刚经常探索解题新方法     ④小宁观看反腐专题节目《零容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我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因为(     
①可以杜绝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发生
②这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需要
③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创新积极性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3-09-12更新 | 241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显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B.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确保人们各种要求愿望得到彻底实现D.人大着力推动民主监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新表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认识正确的是(     
①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用的民主
③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
④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的这项规定(     
①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②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彰显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④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6更新 | 163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8. 某社区居委会设立“小院议事厅”,由居民们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这种做法所体现的制度(     
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下列事例能体现民主选举的是(     
A.某乡举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小亮的爸爸深思熟虑后,投出了自己神圣一票
B.小泽通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
C.某小区居民因乱停私家车引发矛盾,部分居民锁车以示抗议
D.某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是(     
①自觉遵守宪法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   ③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④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1.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这句话强调了(     
A.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B.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D.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
2023-09-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的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这表明(     
①良法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④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下面对 “全面依法治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立法是法治的前提,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①每一项立法都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 
②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在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过程中,我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比如“见义勇为免责”等规定既保护了各种善行义举,又维护了社会公德。这(     

①表明民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   ②有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

③告诉我们法律比道德更加重要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属于厉行法治的表现有(       
①学校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②学校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宪法
③王强按照交通标识通过道路斑马线   ④李明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②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③政府要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做到依法行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