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变式题-选择题篇(二)
海南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3-04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时事热点、和谐与梦想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 漫画《阖家登高迎新年》启示我们(       

   

①充盈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与自然的联系       
②爱护身体,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体味亲情,认真感受与家人相处的美好瞬间       
④品味情感,创造正面情感体验让家庭更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 漫画《智力、财力、权力,最终拼的是免疫力》(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要(       
   
①热爱运动,关心身体健康               ②强健体魄,传承民族精神
③守护生命,优化生活方式               ④重视体育,坚持经常锻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6-26更新 | 28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轩轩特别喜欢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光,陪妈妈逛逛街、买买菜,晚上和爸爸一起看看电视谈谈看法。轩轩的做法会(       
①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情感                      ②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
③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④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2022年的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举国众志成城书写抗疫史诗……我们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要注重营养,无节制地吃保健品B.生命是不可逆的,要及时享乐
C.增强体质,关爱他人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法改变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5. 半夜不睡,窝在床上玩手机;早上不起,早餐午餐并一起;假期作业不想写,假期生活无意义……这是个别同学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这种现象,你的建议是(       
①及时行乐,追求美好物质生活            
②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③封闭自己,拒绝现实社交活动            
④养护精神,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体育锻炼升温。《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引导学生“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健康教育课被纳入学生课程表。这告诉我们(     
A.守护生命既要关注心理健康,也要关注身体健康
B.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社会,体育锻炼可有可无
C.“双减”政策出台,反映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D.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逆的,要学会珍惜生命
2024-01-09更新 | 8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四)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留守儿童对情感的渴求是刻不容缓的。为给留守儿童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  )
①给予他们力所能及帮助             ②与他们一起进网吧玩游戏
③与他们一起走进大自然               ④与他们一起欣赏艺术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4更新 | 448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他们的生命是贫乏的,他们需要充盈自己的生命。以下做法中可以让生命充盈起来的是(       
①阅读好书,外出旅行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②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短视频
③敞开胸怀,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联系 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0更新 | 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在完成《守护生命》项目学习导引课上布置的任务时,某小组收集了本组同学日常生活中的如下表现,其中符合爱护身体要求的是(       
①周末是彻底放松身心的时间,男生打游戏到深夜,女生钻在被窝里看小说到凌晨
②无论平时还是假期,小东都会按时醒来,起床与父母一起吃早餐
③小夏每次感觉身体不舒服,就会马上感冒药、消炎药一起吃,早吃药早治病
④升入初中学习比较紧张,但小强把每天打半小时乒乓球的运动习惯坚持了下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7-21更新 | 186次组卷 | 7卷引用:七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有的人善于发现和探索生活,让生命变得多姿多彩;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充盈生命的是(     
A.小永喜欢外出旅行,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B.小泰喜欢做个宅神,天天上网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C.小福在周末和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关怀
D.小闽擅长打乒乓球,她经常在周末教附近的小朋友们打球
2023-07-27更新 | 9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德治的作用大于法治
B.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只有道德和法律
C.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治的作用大于德治
D.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2022年央视“3.15”曝光了“老坛酸菜”“造假”粉条等食品安全问题。有专家认为,单靠法律很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道德,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以上材料说明(     
A.德治比法治更重要B.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融合,道德就是法律
C.道德可以滋养法治D.道德对法治有规范作用
2023-06-19更新 | 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射洪中学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需要(       
①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②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07更新 | 70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实现良法善治,离不开道德作用的发挥。道德是制定法律的重要依据,为法律创制提供思想基础,为法律正当性提供评判标准,为法律实施提供道义支持。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18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8讲 凝聚法治共识-【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暑假精品课(部编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16.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你的观点是(       
A.赞成,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赞成,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2023-06-19更新 | 45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治体现,也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B.体现了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C.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D.说明了促进未成年成长主要靠法律
2024-01-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看编纂过程,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深入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如在婚姻家庭编中规定家庭应当弘扬家庭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过程给我们传递了(     
A.在国家治理中,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以德治国的力量,法律和道德并无二致
C.社会治理需要强化法律对道德的支撑作用和滋养作用
D.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弱化法律的规范作用
2022-11-01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民主与法治-单元综合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近年来,赔礼道歉责任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得到愈加广泛的适用。作为一种软法治理模式,赔礼道歉责任的引入丰富了公益诉讼领域对环境侵权行为的制裁手段,这种方式兼具法律惩治与道德规制功能,其责任内涵丰富且向社会的公开宣示意义十分鲜明,有利于侵权人更加深刻地反思自身行为,回应社会关切。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适用于大事情
③德治比法治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④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规范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结合漫画(如图),该法将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
A.诠释了家庭教育只需法律的教化作用
B.诠释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C.说明了家庭教育只需法律的规范作用
D.说明了家庭教育只需道德的教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我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下列选项中,上述法律条文没有体现的是(       
A.民法典是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
B.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与民法典息息相关
C.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制定程序比民法典更加严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体育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D.体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作为公民,我们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因为宪法(     
①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是国家的根本法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19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4 保障宪法实施-【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宪法是“法律树”的主干说明了什么?(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②其他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任何法律都不能和宪法的精神相违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5. 下面的表格说明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是(     
我国宪法规定相关法律
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①普通法律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③普通法律是制定宪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宪法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2023-05-11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坚持依宪治国-课前预习(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经过多轮公开征求意见,对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民法典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更加严格     ④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在京闭幕。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在《立法法》中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     
A.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8. 2023年1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正式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是因为(       

A.体育法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B.体育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是一切组织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体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9. 立法法是“管立法”之法。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完善了依宪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近期《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颁布,有人提出将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入宪法。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立法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热点难点问题写入宪法有助于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06-29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0. 在关于宪法的议题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小强了解到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有如下变化。他列出的下列内容凸显出(     
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增了“国家监察机关”这一国家机构……
A.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法律不能违背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023-06-17更新 | 5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②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③不会受到国内外势力的干涉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5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32.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方针
③在新时代已经没有任何阻力            
④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世界人民之福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06-20更新 | 3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要求两岸同胞(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②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向同时富裕       
④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4. 2022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表明(       
①中国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②中美两国差异和分歧已经消除
③中美两国是世界超级大国                         ④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03-07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5. 2022年7月,第十四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新朋老友畅叙乡情、交流互鉴、洽谈合作,讲述血浓于水的生动故事,展望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够推动两岸交流,增进同胞间的感情
C.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D.意味着两岸已经完全实现了融合发展
2023-04-24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6. 今年清明节前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回乡祭祖,并率28名台湾学生赴湖南大学进行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两岸学子就传承中华文化、升学就业创业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对以上材料点评最恰当的是(       
A.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反对台独,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B.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C.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所有台湾同胞的共识
D.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7. 4月5日,蔡英文“过境”窜美并会见美众议长麦卡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强调,此举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了严重的错误信号。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下内容符合外交部发言人立场的是(     
①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
②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势力就是在维护国家安全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④坚持“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最佳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2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8.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说明(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反对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④两岸同胞要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台独”就会自然消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02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9. 2023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不答应;谁要是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退让,那是痴心妄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③我国深化两岸交流,促进文化认同             
④坚决反对第三方插手台湾问题,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21更新 | 63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0. 2023年4月6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过境”之名窜美并与美众议长麦卡锡见面,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声谴责。外交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中共中央台办、国防部接连发声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裂行径,蔡英文之流“倚美谋独”必遭惩戒!这充分说明(     
A.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B.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符合海峡两岸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C.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警惕民族分裂势力干涉
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1. 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修改了多部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法律。加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升级更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保障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当家作主
2024-02-25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要积极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民主从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人民当家作主D.实现共同富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3.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16.69%;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这可以看出我国(     
A.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B.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D.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023-06-23更新 | 78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4.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 )
A.发展选举民主B.发展协商民主
C.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建设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5. 下图漫画《敞开》说明(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全体人民直接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③通过法治体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6.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民生类、医疗类、教育类、养老类等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情暖意。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
B.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023-04-19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7.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②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代言
③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悼念袁隆平逝世两周年
④某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美丽屋场建设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48. 通过网络广泛吸收民意,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两会上,把群众的诉求落实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是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B.全过程民主体现在满足群众的一切诉求
C.网络参与是推动全过程民主的唯一渠道
D.民主决策使得人民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
2023-05-10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9.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两会期间,小威看到以下新闻,其中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是(       
①两会设立“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公开接受各界采访
②领导人参加团组审议讨论,不同声音得到倾听和尊重
③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达到32个,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
④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合计占比近四成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
2023-06-17更新 | 72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0.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全国人大代表为保障外卖骑手劳动权益提议案
②某中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两会”微议案活动,议案被采纳的同学特别高兴
③某村召开村民说事会讨论改修村庄排污管道问题
④某社区积极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宣传活动,号召有志青年积极参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6-12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时事热点、和谐与梦想

试卷题型(共 5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师长情谊
2
生命的思考
1,2,4,5,6,8,9,10
3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3,7
4
民主与法治
5
坚持宪法至上
6
时事热点
7
和谐与梦想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性和方法  爱护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  让生命充盈的路径  创造美好情感单题
20.85爱护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单题
30.85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性和方法  感受美好情感  创造美好情感单题
40.85爱护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单题
50.85爱护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  养护精神的途径单题
60.94爱护身体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  养护精神的途径单题
70.85创造美好情感单题
80.85让生命充盈的路径单题
90.8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单题
100.85让生命充盈的路径单题
11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2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30.8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4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5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60.9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7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8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9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200.8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210.6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20.8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30.8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40.6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50.8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6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270.6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80.8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290.8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300.6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单题
310.65台湾问题  党的二十大单题
320.85台湾问题单题
330.85台湾问题单题
340.65台湾问题单题
350.65台湾问题单题
360.65台湾问题单题
370.65台湾问题单题
380.85台湾问题单题
390.65台湾问题单题
400.65台湾问题单题
41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2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3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单题
44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5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60.8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70.6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80.9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490.9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500.8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