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备考热搜题(河南)——部编版上册考点24建设法治中国
河南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3-25 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人民当家作主、文明与家园、走进法治天地、遵守社会规则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善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把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深远意义。此法(     
A.是一部良法,能确保依法治国方略稳步推进
B.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C.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D.填补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法律制度体系的空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后,共有80 960位公众提出300 504条意见,此外还收到近100封群众来信。人大就《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科学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②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建议,旨在扩大公民基本权利
③公民积极行使立法权,激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
④畅通民意反映渠道,集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从中可以看出(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

2021年4月,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会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2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①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②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

③黄河保护法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

④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7更新 | 61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会使我国立法活动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这表明(       
①立法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立法法制定的依据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我国切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有国家立法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2023年春节期间,一部名为《狂飙》的电视剧彻底火了,引发老、中、青三代观众追捧。《狂飙》作为少有的反腐、扫黑除恶主题的影视剧,向世人昭示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怎恶扬善保护人民”的不变真理。2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列举《狂飙》中不能踩的纪律红线,强调腐败不能忍,滥权绝不容,公权力人员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必受严惩。此剧的播出(       
①展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决心       ②告诫人们始终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
③有利于针对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加强民众立法权   ④警示各级政法机关务必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列材料能够反映现代政治文明核心的是(     
①某社区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的事务提出建议
②在南京市人大代表选举中投下庄严一票
③南京警方搭建智慧执法平台,法律文书可用微信扫码直接送达
④南京64岁老太毛某宁因为擅自离开封控地,造成疫情外溢被刑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1-15更新 | 108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众多消费乱象:男运营冒充女主播诱骗用户打赏;号称“老坛工艺”的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翡翠直播间所谓的“出血砍价”不过是主播和货主表演的双簧;小学周边文具店、小卖店的抽奖游戏中奖品却是三无产品……治理这些乱象需要(     
①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②国家坚持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
③全体人民严格执法,完善法律体系④商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依法经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最近,AI(人工智能)翻唱在网络上爆红,最火的莫过于“AI孙燕姿”。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AI孙燕姿”是否侵权?“AI孙燕姿”的作品有著作权吗?等等。随着AI盛行,如何尽快在法律层面制定相应规则并不断完善,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要求在AI领域(     
A.强调严格执法,做到公正司法B.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加强行业自律,做到全民守法D.践行公序良俗,做到良法善治
2023-06-26更新 | 94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系统总结各级人民法院有益经验,进一步引导广大法官正确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这一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B.国家层面的要求是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C.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支撑法治文化
D.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法律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的界限在哪?哪些“红线”不能碰?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给出答案。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集民智。以下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形成的路径合理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

②公民向全国人大代表反映野生动物非法展演乱象

③公民针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提出意见建议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改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

A.②→④→③→⑤B.②→④→①→③C.③→⑤→④→②D.④→③→⑤→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陈某某在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金顶摩崖”石壁处刻画,对文物和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后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其承担文物修复费、修复方案设计费、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金等共计12万余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这一判决(       

①通过打击犯罪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②体现了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决定作用          

④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文明旅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政府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依法行政,履行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等职能
③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6-14更新 | 61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某司机一次违章停车,被交警口头警告后立即驶离。事后他获知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下列对此事评价正确的是(       
①在当今社会轻微违法无需承担责任             ②体现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理念
③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法守法                    ④传递柔性执法温度,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困难(0.15)

14. 土地是财富之母,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奇搜集的有关土壤问题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污染·程度

事件·危害

法治·保障

有资料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耕地点位超标率19.4%,土壤镉超标率7.0%,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21.3%。

残留农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如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镉米”重金属污染事件。其原因是农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稻米,最终引起了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骨折,甚至是死亡。

土壤污染防治法是一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保障人民群众住得安心、吃得放心的法律,为我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法治保障。该法主要亮点在于确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等原则。接下来就是要切实抓好该法的贯彻实施,保证有效实施。


(1)“污染·程度”和“事件·危害”两栏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谈谈你对“法治·保障”栏目内容的认识。
分析说明题 | 困难(0.15)

15.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通过鲜活的案件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司法弘扬社会正气,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理解。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人民当家作主、文明与家园、走进法治天地、遵守社会规则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3
分析说明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民主与法治
1,2,3,4,5,6,7,8,9,10,11,12,13,14,15
2
坚持宪法至上
3
人民当家作主
4
文明与家园
5
走进法治天地
6
遵守社会规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20.4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30.4法治的内涵和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40.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50.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60.4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单题
70.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80.65法治的内涵和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90.6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单题
100.6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单题
110.65法律的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20.65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单题
130.65遵章守法 防范一般违法行为  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单题
二、分析说明题
140.1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厉行法治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50.1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厉行法治的要求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