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9-01-27 2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富强与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理解权利义务、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文明与家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深化之年。国务院将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住房安全等方面进行新探索。这样做(        )
A.表明全面小康目标已实现B.是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的需要
C.说明民主问题已彻底解决D.是为了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9-08-05更新 | 11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D.坚持党的领导
2018-11-24更新 | 23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九12月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9-09-09更新 | 178次组卷 | 51卷引用:甘肃省明德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上册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从民主素养的角度,这句话提示我们
A.宽容谣言也是一种民主素养
B.谣言会“自生自灭”或“不攻自破”我们无需理会
C.我们应树立主人翁意识理性看待谣言,积极同伤害公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谣言作斗争
D.谣言也是一种言论自由,我们应给予尊重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新时代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时代,而法治不仅是强国之源、强国之基,而且是强国的题中之义、强国的重要标志。落实法治,我们应(            
A.实行良法之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让法治成为治理国家的唯一手段
C.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D.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治
2019-12-24更新 | 8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学年秋九年级上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单元综合练习卷: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我国公民的人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人权具有(     
A.一致性B.广泛性C.真实性D.公平性
2022-06-30更新 | 218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18年合肥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经过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A.专家咨询制度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D.社会听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18年2月8日,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上线,这已经是人民网连续第17年推出此项调查,成为“两会”期间媒体报道评论乃至官方决策的重要数据参考。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
①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有效途径
②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③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和杜绝腐败
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人们常说“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对道德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D.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2022-11-21更新 | 42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自我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列名言符合艰苦奋斗主题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2019-01-2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四、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践行价值观 提升素养】

(1)以上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个内容?
图片一:                      图片二: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1-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五、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4. 【创新强国 成才报国】

材料一:2018年10月24日,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世界首颗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成为全球最快超算……一样样大国重器让国人不禁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二: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表

项目美国、日本、德国中国
创新投入占国内GDP比重3%1.2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39%
每万人专利拥有量1500项10项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2019-0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六、情境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情境探究题 | 适中(0.65)
15. 【情境探究   学以致用】

以下是吴铭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市政府及教育局就中小学校门前乱摆摊点,占道经营,影响出行安全等问题召开由部分学生和家长参加的座谈会,并邀请吴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       


(1)吴铭应该                                                                                          
(2)理由                                                                                                 

情境二:在学校开展的创新活动中,吴铭看到同学用矿泉水瓶制作的小盆景,不屑一顾:这也叫创新?


(1)吴铭的观点是                                                                                
(2)理由                                                                                             

情境三:妈妈带吴铭在餐馆吃饭点了一菜一汤时,吴铭觉得妈妈很小气,显得不高兴。


(1)吴铭应该                                                                           
(2)理由:
2019-01-2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七、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难(0.4)
16. 【传承文化 培育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从《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这些文化栏目一经播出立刻圈粉无数。“诗和远方”滋润心灵空间、丰富精神世界。这些都无比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1)这些文化栏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这些文化栏目的热播启示我们应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3)请指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请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八、综合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探究题 | 较难(0.4)
17. 【法治社会 你我共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知,2017年3月22日,央视推出动画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被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普法教育。



(1)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依法治国新举措依法治国新方针
执法者要“站稳脚趾,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2016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


(2)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3)怎样才能实现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行则将至,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4)作为法治社会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法治素养?
2019-01-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富强与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理解权利义务、民主与法治、坚持宪法至上、文明与家园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1
多选题
1
简答题
1
分析说明题
2
情境探究题
1
综合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
富强与创新
3
人民当家作主
4
理解权利义务
5
民主与法治
6
坚持宪法至上
7
文明与家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国面临的发展条件和契机单题
20.6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单题
30.65实现共同富裕单题
40.65单题
5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题
60.85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单题
80.85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单题
9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单题
100.65监督权单题
110.8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120.4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单题
二、多选题
70.6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三、简答题
130.65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分析说明题
140.65现阶段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
160.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五、情境探究题
150.6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六、综合探究题
170.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