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58 题号:10753150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5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   )城市文明代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最为优越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明,兼收并蓄
2020·福建·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8年12月5日至8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西城区天桥艺术中心举办,规划为“春诵水、夏阅山、秋览城、冬读人”四季阅读主题,并创新推出了“阅读马拉松”“大运河阅读行动”等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有(  )
①增强文化的自我认同、坚持文化自信         ②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④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9-11-24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各界积极驰援中国,其援助物资中出现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在日本京都府舞鹤市驰援友好城市大连的物资上,写着这样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诗中蕴涵(       
A.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之爱B.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C.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D.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
2022-03-05更新 | 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2019年11月1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120年前被清代学者王懿荣发现。3000年间,它突破造字、书写、拼音化和信息化等重重危机,顽强“活”到了今天并不断焕发青春,成为当今中华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石。这表明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薪火相传       ③历久弥新        ④最优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