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福建 九年级 期中 2020-12-18 4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明与家园、崇尚法治精神、和谐与梦想、时事热点、人民当家作主、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5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   )城市文明代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最为优越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明,兼收并蓄
2020-07-28更新 | 55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作的贡献最大
C.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
D.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
C.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D.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020-12-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4. 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而是一个鲜活而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这说明   (  )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D.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2021-11-23更新 | 277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他们只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下、北上、东进、西行的一分子。他们对疫区的对口支援,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书写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大爱佳话。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质的语句是(       
A.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D.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2020-07-20更新 | 32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6.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平等待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C.言必信,行必果﹣﹣言出必行
D.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他人
2020-07-25更新 | 3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杂技团都抓住了这一时代契机,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让古老的杂技艺术在新时代更上一层楼,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杂技展现自我的舞台。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B.源自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020-12-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20年后的今天,甲骨文越来越“时髦”。“开心、吃货、发红包”一组会动的甲骨文表情包在微信上走红,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启示我们(       
①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只有创新传播方式,才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
③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④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交流互鉴中丰富革命文化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价值共识。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
A.中国精神
B.伟大的民族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2019-11-16更新 | 6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生态环境部2020年9月16日在微信公众号公布2020年8月和1-8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3.0%,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这(       
①说明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②是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成果
③体现我国的环境质量在进一步改善                            
④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3. 2020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要求我们(  )
①发展经济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②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③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0-07-25更新 | 41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2020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四周年。下列有关“二孩政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②表明不必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表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                                   ④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12-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分类利国利民。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不是易事。要将“小事”变成“易事”,公民应该(  )
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②强化监督检查,处罚乱放垃圾的行为
③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④养成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28更新 | 1147次组卷 | 58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16. 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应的观点或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互联网+”加出新动能②九年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④打好“蓝天保卫战”⑤我国积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A.②③①④⑤B.①④⑤②③C.①②④⑤③D.①③④⑤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
C.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D.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编译出版完成了蒙古文类教材及教辅资100余种,实现了民族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这些举措(       
①有利于维护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④能够消除地区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2-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9. 2020年5 月 23 日,香港市民在街头签名,支持国家安全立法。启动香港国安立法,是党中央为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帮助香港拨乱反正、走出困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采取的果断措施。这说明香港国安立法(       
①是符合广大香港市民意愿的                                 
②有助于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
③体现了“港人治港”、完全自治                           
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0-12-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2019年7月24日,“发现:齐鲁文化・台湾文化”―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记者研学营在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感悟儒家文化。营员们穿上汉服,两手抱掌前推,身子前倾,学习中华文化揖礼,行庄严的拜师礼。上述行为(        )
①表明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②增进了两岸同胞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③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统一基础             ④体现了文化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19年10月1日上午,20余万军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依次检阅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近15000名受阅官兵整齐列阵、英姿勃发,580台受阅装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次受阅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40%为首次亮相。坦克、战车、火炮、导弹、无人机……看到这些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和人民安宁的武器装备在天安门城楼前一一通过,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观礼的群众热泪盈眶。下列对大阅兵的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中国精神
B.炫耀中国武力,威慑周边国家
C.展示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坚强决心
D.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2.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       
A.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B.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我国雄厚的科技力量D.我国先进的文化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思想”是灵魂。正是“新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一新思想是指
A.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5. 为庆祝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某中学举行了创作对联比赛。九年级(1)班小郑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扬风帆共铸神舟梦”,下联是“沐阳光同绘中国红”。下列横批最恰当的是(       
A.民族复兴B.以德治国C.脱贫攻坚D.总体小康
2020-07-27更新 | 3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钦州二市)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6. 下列归纳整理的知识点,前后匹配不正确的是(       
A.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国家安全B.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C.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基数大,素质偏低D.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
2020-12-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四、判断说理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说理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判断说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在口头上。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泉每次倒垃圾前,都自觉地按要求进行打包分类,再投放放到垃圾桶。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五、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容易(0.94)
名校
28. 时事点评

新华社北京2020年9月26日电日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对全国各类学校结合开学入学教育开展抗疫精神宣传作出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组织全国各类学校,结合秋季开学、新生入学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伟大抗疫精神。



请结合时事知识,说明开展抗疫精神宣传的意义。

六、综合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29. 学习模范,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逆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84岁的钟南山没有犹豫前往武汉;全国各地一支支医疗队伍义无反顾奔赴“战场”;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齐心协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编织出一张覆盖14亿人的疫情防控网。“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就是抗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的共同心声。


(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来说,“最美逆行者”美在何处?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结合材料,说明“逆行者”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挺起中国脊梁的。

材料二:“清肺排毒汤”由《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不仅可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也可用于危重症患者教治。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中医中药的治疗,康复出院,“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小草的力量”。


(3)“中国小草”让世界见证了中医的力量,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020-12-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七、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容易(0.94)
名校
30.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8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还引用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痛心之情。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就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其中人均浪费量为96克每餐,浪费率高达11.3%。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再大的家底也抵不住浪费的侵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无论是疫情敲响的警钟,还是脱贫攻坚的号角,都不允许我们有丝毫餐饮浪费的行为,都需要我们坚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1)结合我国的资源状况,谈谈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现实意义。
(2)请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你的建议?

八、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名校
31. 助力复兴路

材料一:


材料二:



⑴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怎样的信息。
⑵材料二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请参照上述形式将图中①、②的内容补充完整。
⑶请谈谈你准备怎样助力复兴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明与家园、崇尚法治精神、和谐与梦想、时事热点、人民当家作主、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试卷题型(共 3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多选题
1
判断说理题
1
简答题
2
综合探究题
1
分析说明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明与家园
2
崇尚法治精神
3
和谐与梦想
4
时事热点
5
人民当家作主
6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单题
20.65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单题
30.65单题
40.8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单题
50.85单题
60.94践行平等的要求单题
70.94单题
80.94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单题
90.6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题
100.85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单题
110.65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单题
120.6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130.94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140.94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单题
150.6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单题
160.65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进口博览会单题
170.65民族团结单题
180.65民族团结单题
190.94单题
200.65台湾问题单题
220.85单题
230.6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单题
240.85走中国道路单题
250.94凝聚中国力量单题
260.9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单题
二、多选题
210.6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三、判断说理题
270.8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四、简答题
280.94
300.94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
五、综合探究题
290.4
六、分析说明题
310.85中国面临的发展条件和契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