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夯实法治基础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题型:情境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1118518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信息填写下面空格。
A.图一的行为违反了_______的价值准则。B.图二的举措表明我国坚持_______基本方略。
(2)从以上图片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情境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法治的理性之维】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2019年12月,依据宪法要求,中国人大网公布《民法典(草案)》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结合材料,民法典的出台过程蕴含哪些教材知识?(4分)

材料二:民法典的最大亮点,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写入立法宗旨,以立法形式表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通过维护民法典的权威弘扬中国法治文化和精神;而要实施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树立法治观念。


(2)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4分)
2020-07-31更新 | 69次组卷
情境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2017年12月21日《法制日报》报道:今年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公布的职务犯罪信息达313条,其中新增立案侦查原省部级以上官员25人,提起公诉18人,在重拳打虎的同时,司机关的“拍蝇”行动也没有放松,检察机关紧紧盯住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药安全,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危害民生民利的贪污略现象,部署开展了查办损害群众利益腐败案件、整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等一系列专项工作,形成了震慑,保护了民利。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反腐”力量日渐成长壮大,成为民间反腐的重要形式,中央纪委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社情民意的窗口。“网络反腐”在反腐败中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网络平台出现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一到底是“网络监督”还“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


(1)材料一告诉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是指“权力”)?
(2)你认为我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中提到的公民参与网络举报、网络反腐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给了你哪些启示?
2020-07-08更新 | 48次组卷
情境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6年10月30日央广网消息,第三届“法治中国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莫纪宏认为,只有让法治思维走进现实,使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能够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法治思维,才能够真正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够为全面依法治国助力。
(1)建设法治中国,公民要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2)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律信仰。谈谈你对法律信仰的认识。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
2018-03-21更新 | 5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