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法治天地 > 法律伴我们成长 > 法律为我们护航 >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1420425
探析网络生活。

材料一:在“全国护苗2018”涉未成年人网络有害信息专项行动中,各地共清理网上淫秽色情低俗及各类有害信息1亿多条。

相关链接:

2018年9月,浙江杭州查办“喵喵漫画”网站传播淫秽色情漫画案,打掉一个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传播色情漫画牟利的团伙。2018年11月,张某因诱骗多名女童裸聊,将过程制成视频在网上销售,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材料二:2019年,全国“扫黄打非”发布并推广“护苗●网络安全课”:“第一课,珍爱自己,保护个人信息”、“第二课,远离不良信息,做合格数字小公民”、“第三课, 提高安全意识,网络诈骗不掉坑”、“第四课, 拒绝网络欺凌,不做网络键盘侠”、“第五课,拒绝非法及盗版读物,清朗阅读环境”。


(1)材料一及相关链接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社会保护?
(2)看完材料二中的五节课后,小芳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网络安全知识。你认为她的收获足够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透视漫画内省自警】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中某商家的行为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
(2)要实现从漫画一到漫画二的转变,这对青少年有怎样的期待?
2023-05-20更新 | 8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良法善治   依法带娃】

2021年10月23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体现了国家主席的哪项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说明了什么?
(2)家庭教育立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实现了接续推进、配套衔接。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下列表格。

法律原文摘要

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衔接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家庭保护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四十六条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开发家庭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第四十六条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网络保护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3)有人对依法带娃不理解:“家庭教育是私事,家教家风教育属于道德范畴,没必要通过立法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2-06-21更新 | 3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崇尚法治】
请你根据不同的情境回答问题。

同学们搜集到三部法律中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三条: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实行社会共治。

(1)阅读以上法律条文,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学习“做守法的公民”一课之后,同学们展开讨论:

小道:“我们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小德:“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会有专业律师答题解惑。”

小法:“我们未成年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不应鲁莽,可以通过拨打110、记住体貌特征等方式斗争。”

小治:“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之前,多有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且其不良行为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改正。”

(2)请你结合同学们的谈论内容,以“善用法律,做尊法守法的好少年”为题,写一篇倡议书。
2024-05-1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