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 题号:11697468
【社会生活讲道德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一:当今时代,互联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据统计,我国网民超过9亿,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合理利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具体表现:

上网目的及占比接收到虚假信息的频率及占比一周上网时间及占比
查资料、看新闻15%经常收到70%10小时以上58%
玩游戏51%偶尔收到26%5小时至10小时40%
聊天、听歌等34%未收到4%5小时以下2%

材料二:公交车上,一位衣裳褴褛的农民伯伯,刚找到空位坐下后,身旁的女乘客嫌弃地说道:“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车!应该走路回家!”


阅读材料,请你参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材料二中女乘客的行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3)针对材料二中女乘客的行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女乘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1   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问题2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问题3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极易被诱骗打赏。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网络有哪些弊端?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建言献策。(分别从国家、社会、有关部门、未成年人的角度作答)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依然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观点1   带手机进校园是件小事儿,不必小题大做。

观点2   带手机进校园不对,但大家都在带,我也就跟着带。

观点3   老师管得紧就不带,老师管得松就可以带。

法律链接

第七十条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结合“法律链接”和同学们的观点,就“自觉遵守规则”发表你的看法。
2022-11-26更新 | 3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两代人眼中不同的网络:

奶奶:孩子们只知道上网聊天、打游戏,网络彻底把孩子从大人身边夺走;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让人防不胜防。

爸爸:现在出门带一个手机就行,吃饭、购物、娱乐付款轻松搞定!还可以在网上看世界杯,和世界球迷一起嗨;政府、党建各社会职能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反映身边的大事小情。


(1)网络是怎么推动社会进步的?
(2)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参与网络生活?
2019-12-12更新 | 1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漫画中的人物存在什么问题?
(2)请你观察、分析漫画内容,为漫画中的三位同学提出恰当的忠告。
2022-05-25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