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0 题号:11704490

材料一:2020年2月1日,扬州仪征10岁女孩谢蓝一,通过新闻知道武汉疫情防控前线的医生和护士都很辛苦,和家人商量后把装有495元零花钱的“小黄鸭”储蓄罐送到了就近的派出所,请民警转交给武汉当地,并附上了一张写着“武汉加油!”的纸条。送完离开时,小女孩开心的一蹦一跳,可爱的样子打动了很多网友,大家纷纷点赞。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谢蓝一的行为为什么会受到网友纷纷点赞?

材料二:谢蓝一爱心捐款的暖心事件,经央视新闻微博转发后上榜微博热搜第一,被很多网友关注和转发,此后,“武汉加油鸭”这句话在网络热传。2月14日,谢蓝一收到一件来自900多公里外的天津马女士的爱心包裹,里面有两只小鸭公仔的礼物。前不久,谢蓝一收到央视邀请,参与大型节目《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录制。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暖心事件及后续发展给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怎样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同植物与阳光、空气和水。为此,某校开展了主题为“我与社会”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   在每天中午的校园广播中,开播《时事窗口》栏目,让同学们了解时事,关心社会。

活动二   每月定期开展”我是社会的小主人”活动,组织共青团员走上街头,进行交通文明劝导,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1)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同植物与阳光空气和水”?
(2)从”在社会中成长”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
2023-12-05更新 | 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一   “双减”之下,某校打造了“三色研学”实践活动新模式。红色研学,将地域特色课程的领域拓宽延伸;绿色研学,将课堂搬到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际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实践源头;蓝色研学,突出寓教于游、寓学于游的理念,使学生感受科技变革和国家发展。这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了生活技能,又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健康心理。


(1)结合材料,分析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会如何感受社会生活。

材料二   疫情袭来,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接到医院的号令,她们吻别睡梦中的孩子,安慰不舍又担心的爱人,脱下霓裳换上战袍,和病毒赛跑。她们其实也是平凡人,脱下防护服,她们只是女儿、妻子、母亲……


(2)这让你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是怎样的关系?
2023-12-28更新 | 1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3】材料一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


(1)结合材料一,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说明教育部发布这一通知的原因。

材料二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调查数据表如下:

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浏览过不良信息发表过不当言论
15小时以上15小时以下学习聊天打游戏46%37%
74%16%10%以下26%56%
(2)材料二中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这启示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材料三   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着力打造网络评论“主流价值朋友圈”,用你、我、他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世界,在不同人的视角看见“凡人微光”,用一篇篇网络好评,凝聚澎湃正能量。

“凡人微光”评论
国庆长假,国内部分景点吸引广大游客,有序的现场背后是公安民警、志愿者的默默守护。他们为游客提供防疫劝导、文明引导、秩序维护,用心营造文明游览的氛围,充分彰显文明城市的大爱底色。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些“凡人微光”撰写一篇网络好评。(只要求列出提纲)
2023-11-17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