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2112056

材料一: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8.54亿人。此外,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

材料二:“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材料三:据报道: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天上掉馅饼”,利用微信和QQ群参与了网络化赌博犯罪活动,有些中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关注网上的事情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2)你认为中学生沉溺网络会带来哪些危害?
(3)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对于读书都很重视。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一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类似的劝学催读文学作品,在典籍中浩如烟海。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读书是塑造文明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只要读书,希望就在。

习近平在给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他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打开有声阅读软件,边“听书”边做家务;把书“装进”电子阅读器,闲暇之余也能品读经典;手机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里面不仅有文字,还能参与互动……各种数字化产品,让阅读以多种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聚沧桑世代、万千人物于“云书房”,既丰富了大众的阅读体验,也涵养着人们的精神品格。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12-01更新 | 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最重要的生活伴侣之一。人们可以用手机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可以网络购物,可以聊天交朋友,可以开网店赚钱,可以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反映问题,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手机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但是网络上也存在一些陷阱。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材料体现了网络的哪一观点?简述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当今时代,互联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怎样的启示?
2023-11-15更新 | 1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融入社会生活   理性认识网络]

材料一   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小华却说:“个人游离于社会这张‘大网’之外也照样能够活得很好。”

材料二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1)请结合“材料一”判断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网络有哪些利与弊。
2022-04-19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