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0 题号:13730485
“人无德不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九年级学生小民喜欢用微博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他人传递正能量,以下是他微博中记录的一些事情。

记录一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他的“所见”中你发现了什么?

记录二



(2)“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从他的“所行”中你明白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工人日报》发文:微博于2023年7月份发布一项“当代年轻人就业在关注什么”问卷数据:近万名受访应届毕业生中,61.6%的人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同学们收集了相关信息并进行讨论。
第五条网络主播的节目内容应当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传播正能量,展现真善美。
第十三条网络主播应当自觉加强学习,掌握从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摘录

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我了解到有些主播能够传播中国优秀的技艺、习俗等;而有些主播为了博取眼球,甚至拍低俗视频引人关注。

我知道有些主播借助网络平台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但有些主播直播带货弄虚作假,甚至还偷税漏税。

(1)问题一:乐乐是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网络主播。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助力乐乐实现理想提出建议。
(2)问题二:有同学认为“只有网络直播等新兴职业才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但网络的两面性对于青少年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召开“如何做好网络的主人”的主题班会,要求各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与案例,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盐之无诈】

第一小组受到电影《孤注一掷》的启发,搜集了如下材料:《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94.9%。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法和手段也在不停变化,一些在校学生被蛊惑利用,向不法分子提供个人手机卡、银行卡,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据统计,在未成年人犯罪起诉案件中,利用网络和电信实施犯罪的案件呈现犯罪主体年轻化,受害人群低龄化的趋势。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有些未成年人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工具人”的原因。

【盐之无谣】

第二小组受“7·7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的启发,搜集了如下材料:20233月苏州大学赵某某、南华大学何某某因造女同学黄谣、P女同学不雅图片牟利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同时被学校开除学籍;711日百万网红小雪被造谣后,第一时间报警,保存相关证据并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国新办2023年将举行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

(2)有网友表示“网络滋生戾气不利社会,依靠国家严管就能还网络一片清朗”。请对该观点作出评析。

【盐之微光】

第三小组搜集到关于网络安全相关新闻如下: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聚焦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个人信息保护、电信网络诈骗、青少年网络保护等问题,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

(3)经过本次班会,八(1)班同学准备向全校同学发起“净化网络环境你我共同参与”的倡议,请你与他们一起完善倡议书的内容要点。(列出提纲要点即可)
2024-01-06更新 | 3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910日开始,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在福州开展。一款款网络安全“黑科技”亮相,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矛与盾之争”。

“矛”:AI诈骗“盾”:以AI防御AI攻击
“你看,只要一张照片,我就可以变成你的好友,跟你实现视频通话。”一位高级专员只在键盘上轻轻一点,一张男人面孔就伴随着女性工作人员的表情变化“动”了起来。深度伪造检测鉴定平台借助海量数据和先进算法,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当后台检测到疑似深度伪造行为出现时,会自动发出预警,辅助执法机构进行相关风险阻断。

(1)小锋同学看了“矛与盾之争”展览,认为:“使用AI技术是我的自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国家防御AI诈骗攻击,那么青少年如何铸造自己的“防护之盾”?
2024-05-06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