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改变生活 > 现阶段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4165410

材料一   2020年9月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会议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二   如今的垃圾分类与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元素邂逅。智能回收机的出现将改变人们把生活垃圾“一包丢”的习惯。刷卡、选择垃圾种类、投放垃圾——简单几步骤,就可以完成垃圾分类,令人大呼“新潮”。目前,某市城管局投放的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试用,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而智能,提高了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物尽其用。


【我思考】
(1)实行垃圾分类符合我国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怎样的方针?
【我分析】
(2)材料二中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试用,让我们感受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
【我践行】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8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某中学九(3)班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带领下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一: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

为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同学们在观看成就展时,纷纷为下面的图片啧啧称赞:



(1)结合两幅图片,谈谈同学们“啧啧称赞”的依据。
活动二:2019年,我们迎来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同学们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截取以下语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致敬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他们是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是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是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同学们围绕劳动与职业进行了讨论

(3)你同意谁的说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三: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记者们收集到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要采取的相关举措,制成了表格并进行探究。
举措体现的方针、政策
举措一: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①发展理念:_______________
举措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②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_______________

(3)请你完成上述表中的空格内容。
活动四:最后,《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祖国发展我成长”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感受祖国发展与我成长之间的关系。
(4)请你帮他们拟出发言提纲。
2019-04-18更新 | 8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40多年,我们风雨兼程,有成就也有挑战。

材料一   


   2021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8%,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8.6%。

材料二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中国这十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1年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全国温室、大棚、中小棚等农业设施数量达28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3800多万亩。同时,在乡村治理、农业现代化、人居环境、农业新业态、生态环境、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成就,增强了农民的亲和力,增进了农村民生福祉,加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今天,我们又开始了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三   在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之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总书记在考察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也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2)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对“今天,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请你从一角度谈谈为什么“科技创新也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
2022-11-25更新 | 5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聚焦高铁,积极乘势而上】

材料一   从零起跑:列车控制系统是高铁的大脑和神经中枢。2012年以前,中国高铁采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只能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研发团队在关键领域开始技术攻关。追求领跑:2017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上线运营。如今的.中国已经是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材料二   2023年12月8日上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东奔入海,西进中原!从此,聊城以时速350公里的速度,提速驰向大江南北。聊城,这座现今大运河与黄河交汇的唯一城市,也将借力高铁,谱写“黄河+大运河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济郑高铁,承载着600余万聊城人的快速通达梦。


(1)请你说说中国高铁为什么能够实现从“起跑”到“领跑”的飞跃?
(2)如何让聊城这座“两河明珠”城市成为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聊城?请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1-28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