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 题号:14535466
分析说明

【惊险一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亮发现前面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


(1)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你认为小亮应该如何机智灵活地去做?

【知法用法】经过小亮的机智灵活应对,歹徒被抓,经审讯,他曾多次持刀抢夺9名中小学生的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2)歹徒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请你写出判断的依据。
(3)为了避免出现该歹徒的结局,我们应该怎样做?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公民在享受信息传递更加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源源不断,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频频发生,这不仅扰乱了公民的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2021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材料二   高某利用在科技公司工作的便利,将八万条客户信息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导致客户不断受到电话、短信的骚扰,个别客户还遭遇到电信诈骗,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万元。经依法审理,高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法律链接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必要性。
(2)材料二中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说明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2022-06-11更新 | 4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

材料一   白皮书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1)结合图表的信息,并说说判断犯罪行为的依据有哪些。

材料二   白皮书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更加集中。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这四类犯罪,占比达67.4%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2023-12-03更新 | 2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3月,吉林市疫情封控期间,关某以牟利为目的,伪造通行证用于非法载客营运。关某多次使用伪造的车辆通行证件通行于吉林市市区内防疫卡点、丰满区万科旅游度假区防疫卡点,拉送多名乘客往返于吉林、长春两地,非法获利人民币9038元。2022年9月1日,丰满法院公开宣判了此案,对被告人关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1)材料中关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2)材料中的违法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丰满法院主要依据哪部法律对关某进行宣判?写出这部法律的重要作用。
(4)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哪一类刑罚?
(5)材料中关某的行为,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警示?
2022-10-31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