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永无止境 > 弘扬创新精神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8 题号:14680258

材料一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的发表重要讲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2日晚,习总书记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并积极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责任担当。


(1)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请贡献你的智慧。
(3)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坚持哪些绿色文明理念?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直面问题正视不足】

材料一 2021年是我国进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但是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经济增速换挡还没有结束:二是结构调整远没有结束,结构性调整刚刚触及本质性问题;等等。

【深化改革继续前行】

材料二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将前海合作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这一方案的出台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坚定不移走     道路的重要信号。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表明我国要实现繁荣富强必领坚持         发展和坚持走        强国之路。
(2)我国政府为推动创新发展,实施了哪些战略?
(3)作为青少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要培养哪些意识或精神?
2022-04-01更新 | 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2】【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国有我】

2023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4周年华诞。为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全国各界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某校也开展了“关心国家,扬帆起航”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参与。

【展示成就】学校为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过程,组织了一次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几幅。


   
   

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


(1)续写上述材料,字数要求50字之内。
(2)请你将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成绩的实例补充在最后两张图片(写出名称即可)。

华为作为被美国“卡脖子”最厉害的中国科技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难低谷之后,新款手机Mate60Pm突然预售。Mate60Pio的发布被很多中国网友赋予“在美国打压之下昂起头来”的更深层次含义。此前华为曾回应: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围绕上述话题,小华和妈妈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3)你认同小华和妈妈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华为回应,“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31更新 | 1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间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了加深学生对“创新型国家”的深刻理解,某班级开展“了解我国创新现状与成就”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列是某小组在完成该学习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请你一起来解决。
阶段一:聚焦议题,收集资料
(1)你认为搜集这些资料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

阶段二:密切合作,深度探究
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中国一年之中三次载人飞船的“返回一升空”,同学们倍感自豪,有了如下一段发言:
小刘: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充分表明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已成为科技强国。
小胡: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离不开航天人的努力,离不开创新精神,这一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小丽:创新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我们要学习航天人的精神,培养创新品的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①对于小刘“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已成为科技强国”的结论,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②小胡的发言中也有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3)同学们对小丽的发言产生浓厚兴趣,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培养创新品质?”进行探究,请你建言献策,力求创新。
2023-10-20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