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17000934

材料一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居全球之首,全民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也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在线寻医间药等也进一步便利民众。

材料二   第48次《中因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投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


(1)材料一体现了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牡会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青少年在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为引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某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活动。请你为该校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回答两种即可)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有人说:“互联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你是怎样理解“天使”的?
(3)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2-02-07更新 | 3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一些政府网站推出“群众意见”栏目。老百姓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留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可随时随地查看网民留言,实时掌握民生舆情。客户端内置交办、认领等功能,各地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可通过客户端实现全面移动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前人们过分依赖手机和网络的现实。网络的普及和手机大众化造就了一支迅猛发展的“低头族”大军,并向未成年人蔓延。据统计,上网的中学生中有50%的学生聊天、打游戏,20%的浏览过不健康网站,15%的查阅学习资料,10%的看电影、听音乐等。


(1)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2)网络有何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学生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021-03-18更新 | 2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提升网络素养,树立法治理念
材料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互联网+交往,涌现了QQ、微信等社交平台。据一项调查显示,微信已成为青少年最常用的新媒体交流工具。在使用微信时,有41%的受访者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59.4%的受访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这在不经意间造成了隐私安全问题。
材料二:近日,网上疯传的“暴打女司机”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舆论纷纷谴责男司机的暴行。然而,当了解到事情缘由是女司机突然变道“别”男司机后,舆论出现急速逆转:在某网站发起的调查中,33万多名网友认为,“女司机违反交通法规强行变道,应该被好好教训”。与此同时,部分网友开始“人肉搜索”女司机,女司机的身份证信息、名下车辆状况、违章情况、婚恋情况等均被曝光。
(1)请你结合材料一再列举一例并为青少年使用微信提出恰当的建议。
(2)你认同划线部分的观点吗?为什么?
(3)网友“人肉搜索”涉嫌侵犯女司机的什么权利?我们应如何维护这一权利?
(4)你认为怎样避免材料二中的行为再次发生?
2016-11-18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