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8173181

据新华社2021年8月7日报道,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1)游戏时间受限后,有的未成年人偷用家长的身份证件注册游戏账号。请你从“诚信”的角度,谈一谈他们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
(2)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做网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网络生活!请你就如何做“网络的主人”给同学们提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阶段,凡凡家遇到了一串的烦心事。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烦事纷扰】
   
(1)漫画一、二中平平与凡凡爸分别有哪一项权利被侵犯?
【烦事寻因】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二烦心事的原因。
【烦事有悟】
(3)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请续写漫画一、二的故事情节,并概括你对上述漫画的感悟。
2024-03-25更新 | 7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月11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福州举行。小闽所在的班级制作了相关展板,到社区开展“增强法治意识,文明安全用网”主题宣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实践活动,并完成实践活动中的任务。

展板一     以案说法,透析网络诈骗行为

王某突然接到“好友”打来的视频电话,对方称有事急需5万元。由于通过视频“确认”了对方的面孔和声音,王某毫不怀疑地把5万元转至对方账户。几天之后,王某拨打好友的电话询问后才知道是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和拟声技术,进行视频合成,伪造成“好友”对自己实施了诈骗。于是,王某报了警。该“好友”最终被公安局抓获。


(1)任务一:请分析以上案例中“好友”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展板二     看图明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3年9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旧谣新炒、无中生有等造谣现象有所增多;冒用权威名义诈骗牟利、夸大谎报灾情编造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任务二:根据展板二,对公民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进行温馨提示。
(3)任务三:从公民责任的角度宣讲“发现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直接举报”的理由。
2023-11-28更新 | 2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初三(1)班的同学们想制作一期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主题的黑板报,现邀请你一起参加:栏目一:以法护少年

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截至20236月,我国,未成年人触网率高达96.8%。与此同时,20201月到2023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

20239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该法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等规定。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该法律的原因。

栏目二:点亮互联网之

(2)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离不开每位青少年的参与,请你参与以下行动书的撰写。
凡人微光,从我做起。
当网络弹出不明兑奖链接时,我将及时关闭相关链接。
当发现同学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时,我将①____
当遇到有人在网络上造谣侮辱自己时,我将②____
2024-06-13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