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建设法治中国 > 凝聚法治共识 >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6 题号:19717171
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深圳市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以来,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大幅提升
②深圳市义工联合会举行“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活动,宣传公益事业
③“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治理行动以来,文明礼让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④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护卫“舌尖上的安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2023年9月1日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实施,为切实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供有力保障。该法的实施(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②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
③体现了道德对法律的支撑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体现了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5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针对“靠自发无惩戒”,应当(       
A.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
B.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
C.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度
D.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保障
2021-01-11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对发生在公共空间案件的审理,人民法院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如在撞伤儿童离开被阻猝死索赔案中,对侵害儿童权益行为进行合理阻止的好心人被判无须担现,向社会公众明确传递出法律保护善人善举的信号,消除老百姓对“助人为乐反而官司缠身”的担心和顾虑。为此,在撞伤儿童离开被阻猝死索赔案中,讲述的大道理是(     
①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③通过司法维护社会公德,不断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道德和法律需要协同发力,但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A.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2-19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