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的负面影响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 题号:19911494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当前,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远。网络与我们密切相关,网上学习、工作、聊天、购物、交友、订餐……网络的痕迹已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服务在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稳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网络犯罪也日益演变、迭代升级,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金融犯罪等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深度融入,网络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因不重视网络安全而导致的泄密事件和经济、刑事犯罪近年来呈现出高发态势,挑战着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如果不及时严厉精准打击,网络犯罪的“魔爪”可能向更多领域和人群延伸。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持续加大,共起诉网络犯罪案件5万余件14万余人。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犯罪持续多发高发的情况,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断卡”“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等专项行动。在精准打击的同时,“法网”也越织越密。

(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大部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
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7-09-19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网络生活理性参与

如今,无论是在公交车上、饭桌上,还是在楼梯间、马路上,低头看手机的人随处可见,他们走路看吃饭看、坐车看、等人看,有的甚至开车时也看。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低头”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标志性的特征,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我思考】
(1)请你告诉同学们“低头族”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网络生活你我共享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无线网),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有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实施不法行为。


【我分析】
(2)请你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给国家和相关网站提出合理化建议。

个人信息泄露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我践行】
(3)我们可以怎样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2020-10-25更新 | 68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活动探究:小明是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为配合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他搜集了以下信息,想以此为素材制作一个专题短片,以引起大家对某些现象的思考。

信息一 在监控屏上,某初中校长看到这样一幕:楼道里一个高个男生欺负一名女生,周围还有起哄的同学。这时,一个瘦小的男生冲上前制止,并要求高个男生道歉。对方挑衅道:“多管闲事!欠揍吧?”于是,两个人扭打起来。校长赶紧出去制止,并问道:“谁先动的手?”瘦小男生说:“是我!”校长想了想,对瘦小男生说:“下午五点半,请到我办公室来。”下午,瘦小男生准时来敲校长办公室的门。校长拿出三块巧克力说:“这是对你今天行为的奖励,但检查还得写。”该男生大惑不解:“我打了人,还奖励巧克力?”校长讲了三点奖励他的理由。听完之后,该男生心悦诚服地说:“谢谢校长!”


(1)你认为校长三点奖励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说出其中两点即可。

信息二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在线政务、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强力助推器。


(2)信息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信息三 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网络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


(3)信息二和信息三共同说明了什么?
2019-11-07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