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民主与法治 > 追求民主价值 >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0423442
“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明民主保障】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横向上,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各阶层;纵向上,全国、省、市、县、乡五级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结合实际,就地方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进行协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全国50.3万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11.2万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委员会。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节选一)


(1)从《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可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
【识民主形式】

每逢重大决策的制定,都会首先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还会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人民群众通过特定程序选任人民监督员,对案件公审、公开听证、巡回检察等提出意见建议,有序参与司法过程。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节选二)


(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增强民主意识有何意义。
【强民主意识】
(3)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请你为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当家作主   行使权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年级学生小明向市政府打电话反映学校附近“三无食品”小摊贩泛滥、高声叫卖影响学生学习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市政府接到举报,很快处理了此事。
(1)材料一体现公民行使了哪一民主权利?

材料二   民法典经过五年多的立法过程,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42.5万人提出了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并在草案修改中加以体现,民法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2)材料二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3)材料二阐述了哪一项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除此制度外,我国还有哪些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三   回顾近几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监督功不可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约有80%来自群众举报。


(4)结合材料三,说明民主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什么作用。
2023-09-13更新 | 11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开启以法之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义主旋律。下面是该法产生过程:

工作阶段具体过程
起草工作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征求意见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草案二次审议稿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
审议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经过初审、二审,最终于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1)结合材料,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了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精神,某校制定“以法之力,唱响爱国旋律”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以法之力,唱响爱国旋律
活动目的:①       
       
活动形式:法律知识竞赛、爱国故事演讲
……

(2)请完成①②部分。
2024-02-01更新 | 2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主与法治】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立法工作呈现出覆盖广、数量多、节奏快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过程中,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组织意见征询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方式,公开征集到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586条,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

(1)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过程,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2)有人说:法治比德治更重要。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并说说它们对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2023-12-2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