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踏上强国之路 > 走向共同富裕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20580271
实践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大代表、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为恩施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恩施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是长江中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湖北重要生态屏障。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胡超文强调:“恩施各族人民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深入实施强县工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挺起县域脊梁,努力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材料三   建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恩施要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充分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以绿为底色绘就恩施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助力家乡恩施高质量发展” 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学报告、转思想


(1)读材料一,你悟出恩施有什么独特优势?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恩施该如何走绿色崛 起之路?

学报告、谋发展


(2)读材料二,请你谈谈恩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学报告、绘蓝图


(3)学习了二十大报告,请你大胆描绘美丽恩施的时代蓝图?

学报告、干实事


(4)读材料三,家乡发展人人有责,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恩施发展做些什么?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实践与探究题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首次将农业农村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习近平的“两会时间里,乡村,也是他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习近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二是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四是生态振兴,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

材料三: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好。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室,主攻深度贫闲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扩大股贫攻坚成果,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材料一反映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采取哪些有效举措? 
(3)结合材料三谈谈,党和政府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我们青少年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9-05-19更新 | 8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脱贫攻坚共建小康

材料一: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2019年4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已经脱贫的谭登周家,同他们聊家常,习近平说:“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


(1)“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请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的“家常话”中蕴含了哪些道理?

材料二:云南省有一个叫独龙江乡的地方,是中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十年前,独龙人出行遇崖搭天梯、过江靠溜索,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过上好日子成了独龙江乡人的奢望。从2010年开始,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独龙人民牢记习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殷切嘱托,因地制宜,依托山地优势,发展药材种植和养殖业等现代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之路。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22元、同比增长23.5%,实现全面脱贫。


(2)脱贫前的独龙族反映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请结合材料,总结出独龙族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两个方面,)
2020-10-28更新 | 4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至2022年,非凡十年,重庆砥砺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卷一     数据回眸

答卷二   民生温度

2012GDP11459亿元,2021GDP27894亿元,GDP年均增长9.2%,全市工业增加值近五年来平均增速6.3%2012—2022,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2012—2022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速构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2012-2022,动态识别的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贫。19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42个,惠及居民94.7万户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1%以上,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超过95%,便民公园就在家门口。一个个数字,照见十年发展的民生温度——尊重的价值,看见的能量,成就的梦想。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走好共同富裕的“宁夏路”。


(1)阅读材料一,在非凡的十年里,重庆提出的两份答卷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说走好共同富裕“宁夏路”的必要性。
2023-11-0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