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文化自信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06470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为了给学生们上好“守望精神家园”一课。

某校老师设计两个议题:

议题一: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议题,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议题二:以“雷锋精神,这座永恒而不朽的丰碑,在时代变迁中永不褪色!”为议题,探究雷锋精神的价值所在。


请你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知识从以上议题中任选其一,列出你的发言内容。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展望未来组结合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展了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   体味绿色亚运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便是“绿色亚运”的呈现之窗。以“无废理念”的贯彻为例,在场馆建设方面,杭州坚持规划引领,优先使用既有场馆,上述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
   ◆“低碳”也是杭州场馆向“绿”而行的一大特征。通过大力实施绿色能源供应行动,在绿电交易之下,56个亚运比赛场馆已实现赛事用电全部为绿电。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其也在努力携手社会各界,让“绿色行动”在赛前、赛中、赛后成为一种风尚。

(1)对此,同学们经过讨论,产生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忙解答。
①“绿色亚运”彰显了我国坚持哪一项基本国策?
②践行“低碳亚运”,引领“绿色行动”风尚,你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活动二   领悟文化亚运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中的三个机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别是琮琮、莲莲和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对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

活动三   弘扬亚运精神

“心心相融,@未来”的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传递通过体育促进亚洲乃至全世界携手同行、合作共赢的心声。穿越岁月长河,走过72年的亚运会正以杭州为新起点,向着美好明天进发。

(3)为弘扬亚运精神,请你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寒假体育锻炼计划。

寒假体育锻炼计划

■锻炼项目:
■锻炼目的:
■注意事项:(从安全、有效两个方面拟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安排:(略)

2024-01-03更新 | 4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文明,中华文化从未断流,央视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注入现代科技元素。从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到舞蹈《只此青绿》惊艳众生,从《唐宫夜宴》的火爆“出圈”到《洛神水赋》火遍全网……在注重时代化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二   除夕夜,《只此青绿》登上春晚舞台,女子们通过静待、望月、垂思、独步、卧石等一系列动作,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总编导周莉亚、韩真透露,为创作《只此青绿》,编导们先是研究《千里江山图》,后又几乎看遍宋代的诗词、绘画,用时近18个月才将《只此青绿》搬上舞台。周莉亚说:“《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1)材料二中《只此青绿》团队工作人员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吸引着你?结合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2)作为青少年,你打算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2024-02-27更新 | 2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上兴起了一股“国潮热”。

关键词一:货   什么是国潮?简单说就是“中国货+时代潮”。市场上琳琅满目、质量过硬的中国产品,性价比和知名度日益提升的中国品牌,是催生中国潮的硬实力。

关键词二:风   一项“你最关注的中国风设计元素”调查显示,国潮爱好者们首选的是以刺绣、漆雕为代表的传统民间工艺;其次是各类经典中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嫦娥、诸葛亮等。底蕴深厚、影响力迅速增长的中国文化是支撑中国潮的软实力。

关键词三:潮   随着“国潮”产品越来越热,一些商家专注于跟风模仿,产品原创性不足;有的企业将“国风”作为营销噱头,没有真正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有人担心,既然是一种“潮”,“国潮”会不会来得快去得也快?


(1)运用所学,简要分析“国潮热”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谈谈怎样才能让“国潮热”经久不衰。
(3)为了能够让世界更多人了解“国潮”,请你向大家介绍我们国家的国潮品牌(至少两个)。
2023-01-30更新 | 3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