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中华文化的特点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0 题号:20930064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潮”产品走红、国产动漫爆火、“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国潮”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时尚。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1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6%的受访青年喜欢国潮风格,92.4%的受访青年期待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出现。

材料二   博物馆热情悄然兴起。当下,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材料三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事件形成的民族精神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千百年来缺水的天然困境,历时十年,修建了中国的水上长城、天下第一人工河——红旗渠。
2021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据材料一分析“国潮”受追捧源于哪些因素。
(2)材料二中“博物馆热”的悄然兴起传递出什么信息?
(3)结合相关事件完成上表。并根据表格内容概括民族精神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造就了国产动画的高光时刻,敦煌莫高窟时刻提醒人们保护好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向海内外网友传递了中式生活之美......这些文化发展的“现象级”话题引人深思。某校九年级也开展了“增强文化自信,铸就文化新辉煌”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一同参与。

探究一   【坚守文化根本】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再度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影片立足传统经典,两只结界兽的原型来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兽,压制哪吒魔性的乾坤圈原型来自古代一种手掷暗器阴阳刺轮,山河社稷图出自《封神演义》......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1)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多种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探究二   【铸就文化自信】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敦煌的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要给予帮助,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吸收各种文明成果。


(2)请你结合习近平的话分析我国要保护好国粹的原因。

探究三   【延续文化血脉】短视频博主李子柒近日获央视点赞,她的短视频向海内外网友呈现了农家院、山水、古风、中国传统美食、中国传统技艺等中华文化元素,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这位小姑娘做到了。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3)根据材料意思,请你续写省略号的内容。(写两点)
2021-09-08更新 | 5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拍摄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火遍全国,在国外也强势“圈粉”。

材料二   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以前如果是“光盘净菜”,就意味着主人没有招待好,很“没面子”。但时代在变化,大家的现念也在变化,很多人渐渐认识到餐桌上“有面子”不是桌上剩下一堆菜,而是宾主之间相互尊敬的和谐氛围。要是能把“没面子”变成“有面子”,制止餐饮浪费就成功了一半。


(1)材料一体现中华文化怎样的特点?
(2)我们中学生能为中华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3)材料二表明有利于弘扬什么美德?
(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改变传统的待客之道体现什么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2022-10-30更新 | 4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3】材料一   2020年9月5日晚,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正式启动。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及江苏省13市的110余项非遗项目,齐聚江苏淮安里运河畔。

材料二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强调: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1)大运河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这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3)价值观是文化最深的内核,正是这些抗疫中的普通人构筑了中国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培育和践行“中国价值”?
2023-09-2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