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遵守社会规则 > 做守法的公民 > 法不可违 >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0931220
八年级同学以“遵守法律”为主题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

材料一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本年级1800名学生为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如果有人将你的照片修图丑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造成了不良影响,你会怎么做?
能忍就忍,自认倒霉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请家长或老师帮助解决,必要时报警
10.8%67.6%22.6%

材料二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请你谈一谈材料一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面对不法侵害,青少年如何应对?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生陈某,上下学校经常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明知闯红灯不对,每当看到别人闯红灯他也就跟着闯。陈某认为,只要路口无人管就可以闯红灯。他还认为,车辆少或者没有车时也可以闯红灯。

材料二   陈某原本品学兼优,后来结识了几个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受其影响,经常旷课。后来更放纵自己并因在学校偷东西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去网吧玩游戏的钱,到牡会上盗窃财物,还与两个朋友拦路抢劫,。被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判刑。

材料三   陈某在管教人员的教育帮助下,逐渐认清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并决心悔改。后来陈某坚持学习法律,多次到学校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教训启示警醒学生。他还成为某校的义务法治宣讲员。


(1)请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
(2)陈某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道理?
(3)上述案例对于我们加强自我防范有什么警示?
2023-11-25更新 | 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1416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为5189人、4695人、5445人、5259人、8169人,分别占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71%8.05%8.88%9.57%11.04%。从犯罪人数看,2021年较2017年增加2980人,增幅达57.4%


   

——摘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

材料二:15岁的学生赵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时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对此,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之后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请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分析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赵某的成长轨迹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2023-05-21更新 | 9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陈某读初一时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网,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或者去网吧玩游戏,屡教不改。为了去网吧,他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殿,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3年。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远离违法犯罪,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就上述材料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陈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2)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为什么?
(3)我们青少年怎样预防犯罪?
(4)从陈某的行为轨迹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2-11-25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