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丰富的社会生活 > 在社会中成长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 题号:213285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王晓:以行动兑现承诺,三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让老人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张良:心系大山,发起“衣旧情深”捐赠活动,凑得衣物3000余件,温暖了山区的孩子。赵莉:敢于担当,热心帮助突发疾病摔倒在地的老人,因救助及时,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1)上述人物的行为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言之有理即可)
(2)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同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什么?
(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答出一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从“书本”走进“现实”,从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全国各地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镜头一   回收空瓶 爱心助力

家里喝完的矿泉水瓶、路边被丢弃的饮料瓶、外出就餐看到的废弃空瓶……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暑假收集10万余个空瓶子,获得的1300元全部捐给学校红领巾爱心基金会,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


(1)学校为什么重视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

镜头二   他们当起了河上卫士

8月14日,三峡职院“青马三下乡青春永向上”流域综合治理调研团赴裨归县环保码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身着救生衣,拿起网兜和钉耙,随船来到岸边回水区打捞江面上的漂浮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投身护江行动。


(2)体悟上述材料,说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有哪些?

镜头三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教育部每年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活动,鼓励各高校组织广大师生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义务支教、文化艺术展演、农技培训指导、法治宣传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形式,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3)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写出一项即可)
(4)结合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023-11-06更新 | 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引航,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出生动诠释,凝结了全党智慧,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材料二   9月28日,东方中学校团委组织以优秀团员为代表的学生志愿者前往学校附近的街道开展义务清洁活动。志愿者们拿着扫帚、铁夹、刷子、清洁袋等工具,分别到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清扫,清理沿街绿化带内隐藏的杂物,清除道路两侧以及闲置空地的烟头、塑料袋、杂草、墙面小广告以及其他各种“牛皮癣”,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请你从“在社会中成长”的角度谈谈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2)开展志愿者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022-02-08更新 | 21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3】分析漫画,思考问题:

(1)“宅男宅女”们有没有脱离社会?为什么?
(2)这些“宅男宅女”们行为有什么害处?
2024-01-09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