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时事热点 > 重大时政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2197702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材料一   2022129日,杭州某法院审理了一起AI侵权案例。某公司运营的一款“AI换脸”APP,通过技术手段擅自提取楼某上传在网络平台的造型形象,为用户提供收费“换脸”模版。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最终,该院以被告公司侵犯楼

某肖像权判决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000元。

(1)结合所学,谈谈法律在该案件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   AI换脸、AI绘画再到AI歌手,科技的力量让人惊叹。然而,一些企业或不良开发者利用网友的盲从和好奇心理,钻取法律漏洞,收集、泄露网民个人信息,侵害网民合法权益。为切实防范此类科技作恶行为,网信办开展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着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2)请根据材料列举AI侵权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为防范或治理AI侵权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22-23七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民至上 宝典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内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出生到死亡,人们过日子所遇到的所有细碎问题,民法典都会照顾到。民法典条文摘录

摘录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摘录 2∶ 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旅客无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级乘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

摘录 3∶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摘录 4∶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1)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法治知识,分析"民法典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强大法治保障"。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一词共出现 23次,在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单独列出。回望此前的十三五规划,人民至上作为一条清晰主线贯穿始终。


(2)"人民"一词为什么在公报中频繁出现?
2021-05-24更新 | 1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请你结合以下两则法律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

【法典颁布惠民生】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守护头顶的安全”、“网贷被套路不用怕”、“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可退款”等新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所涉及的领域贯穿每位公民的一生,大到房产买卖、公司设立,小到针头线脑交易、物业费缴纳……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全方位保护民事权利,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民法典处处彰显着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1)民法典的实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由此你体会到法律在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法律法规伴我行】

2021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下称《白皮书》)中披露,2020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下降,涉嫌罪名相对集中,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情况持续好转。《白皮书》还透露,未成年人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侵害案件多发高发,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有所回升,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犯罪人数上升。


(2)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有所回升,警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与法律同行?
(3)愉快的暑假生活就要开始了,请你对中学生在暑假期间应注意的自我保护问题提几点建议。(至少三点)
2021-07-26更新 | 2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材料二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哪一特征?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请你说一说法律的作用、
2021-10-20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