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成长的节拍 > 中学时代 > 少年有梦 > 努力的基本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2043423
2023年杭州亚运会完美落下帷幕,回首赛场上,健儿们争夺奖牌、刷新纪录的一个个瞬间,令人心潮澎湃。输赢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或温情或励志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是坚持、是热爱、是生命的礼赞.....让我们跟随三组镜头,一起品亚运故事,悟精彩人生!
镜头一:
巩立姣
从拿起人生中的第一枚铅球到奥运冠军,巩立姣用了21年;从20.35米到最佳成绩20.58米,她默默努力了11年。34岁的载誉老将,其实可以功成身退了,但巩立姣依然选择不断突破自己。“即使有一百个理由去放弃,但只要有一个理由存在,我就可以坚持,那就是我的终极梦想——21米。”(1)巩立姣的经历对我们如何实现梦想有何启示?
镜头二:
丘索维金娜
当48岁老将丘索维金娜从跳马上稳稳落地,掌声和欢呼声在场馆内久久回荡。从17岁跳到如今的48岁,从为身患白血病的儿子筹集医药费选择复出到如今纯粹为热爱的体操事业不停歇,虽然这次杭州之旅最终未能获得奖牌,但她早已是传奇!甚至坚持出战明年巴黎奥运会。(2)根据丘索维金娜的经历并结合所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镜头三:
“小青荷”志愿者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昵称“小青荷”,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谐音“亲和”,彰显着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小青荷志愿者共计13.7万人,前期进行了长达1500小时的各种培训,亚运会期间累计服务436万小时。(3)亚运会的成功也离不开赛场下无数默默无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请结合三组镜头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平凡与伟大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某校组织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节目。

【体会美好的情感】颁奖典礼上,浸染其中的是满满的正能量。钱七虎、邓小岚、杨宁、


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在波澜壮阔的2022年,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他们身上,充满了致敬向上的力量!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学习榜样的力量】感动中国人物中的他们,虽然生活轨迹各不相同,却用善行义举标注着共同精神坐标和人生高度,温暖了人心,和谐了社会,感动了校园。通过学习榜样,我们积蓄着内心的力量,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与奋斗。

【我们身边的榜样】贵阳市按照“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系列活动要求,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活动。经评定,共有包括观山湖区钟尚憐等35名少年荣获2022年贵阳贵安“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据了解,获评少年们在传承红色家风、开展党史宣讲、弘扬传统文化,在勤学上进、苦练技艺、创新发明,在孝老爱亲、乐于助人、保护环境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风采。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体会美好的情感】从“情感的作用”的角度,谈谈该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的意义。
(2)【学习榜样的力量】在学习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3)在学习了【我们身边的榜样】后,结合半学期的学习,请你分享一下现阶段的你在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的路途中,还有什么不足?需要付出什么努力?
2023-04-28更新 | 10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分析生活情境请你发表观点。
下面是七年级(2)班同学的生活片段,主要记录了同学们的生活困惑、身边轶事等。请你根据片段内容,完成相关内容。

片段一   刚升入初中,小明感觉初中老师要求高,作业多,有时连周末也睡不着休息,他感到初中生活很苦、很累!但是当他解开一道道难题,在体育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时,老师、父母的鼓励、夸奖,他又觉得很开心愉快!小明该如何正确看待学习?请你给小明支招。

(1)你的建议。(至少两个方面)

片段二   在主题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围绕“编织人生梦想你我一起行动”这一主题谈自己的看法。小婷同学认为:我对人生梦想认识很模糊,梦想离我们很遥远。

(2)你的观点。(至少两个方面)
2023-12-15更新 | 1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立志成才 共圆梦想】

“大国工匠”郑志明原是广西汽车集团的一名钳工学徒。他每天最早出现在车间,最后一个下班回家,千锤百炼苦练技艺,工作之余还自学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遇到紧急任务加班加点,他从不发牢骚不抱怨,一心把活儿干好。他敢于攻关,善于创新,勇于啃“硬骨头”。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生产在国内一直是一道难题,没有人敢接这个项目。郑志明带头承担这个攻关研发工作,该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以节约人工成本30万元,年产量提升近12%,填补了国内空白。郑志明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 五菱技术、中国技术不输于国外。

(1)从钳工学徒成长为大国工匠,郑志明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学习工匠精神,实现人生梦想,你打算怎么做?
2024-06-10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