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成长的节拍 > 中学时代 > 少年有梦 > 梦想的意义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224484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逐梦星辰大海

桂海潮,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他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2003年,当从校园广播中听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时,梦想的种子在那时候就种下了。心怀梦想,学习便有了动力。他不断进步,凭借着自己刻苦勤奋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他很坚定地说:“希望能够在国家航天航空领域上有所建树。”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航天梦”在桂海潮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结合材料,从生命价值的角度,谈谈桂海潮事迹对你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青春有梦敢于追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的航天梦

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

14世纪末,明朝的万户最先想到了利用火箭的力量“飞天”。他把47个自的火箭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希望借此飞上天空。

1958年,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从此,中国航天事业在大漠戈壁中迅速发展,中国航天人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轮转中砥砺前行。

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间站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

2016年,习近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指出:“探索浩渺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从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有梦,更要敢于追梦。请你结合所学说说如何才能实现梦想?
(3)实现梦想需要付诸行动,但有的梦想不一定会变为现实,那么追求梦想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2021-11-19更新 | 16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 2021届海南省高考考生吴京泰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立志投身芯片事业,成为“破壁少年”。

据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公号介绍,吴京泰今年高考取得了满分900分的好成绩,通过强基计划被未央书院录取,录取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属于理工双学士学位。之所以选择未央书院,选择微电子作为自己的工科学位,吴京泰表示,去年参加清华大学在海南举办的暑期学校时,他听了集成电路学院叶佐昌老师关于芯片的报告,了解到芯片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就对集成电路相关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投身芯片这一国家“卡脖子”关键领域,希望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京泰计划读到博士,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脱离时代而存在”,“希望能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使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有了根本提升。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当“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都会加速绽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2)中国梦与我们青少年个人梦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应怎样“圆梦”。
2022-02-17更新 | 56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0月,随着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桂海潮胜利归来,让我们回顾他的圆梦之旅……

17岁的桂海潮在电视上看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探路太空,他在心底种下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18岁时他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大学后的桂海潮非常勤奋;2018年6月,桂海潮看到了中科院发布“空间站载荷专家选拔工作通知”,激动不已的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他脱颖而出成为一名预备航天员,并开启了连空军飞行员都难以承受的航天员专业训练终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非军人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中国史上最年轻航天员。

(1)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结合桂海潮的圆梦之旅,谈谈你对“少年有梦”的理解。

材料二   上了初中,张明和李聪因有着绘画的共同爱好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既互相鼓励,又互相鞭策。两人的友谊日渐加深,学习成绩、绘画技术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两人一起走过了快乐的中学时光。

(2)结合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相关知识,请分析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024-01-23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