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坚持宪法至上 > 维护宪法权威 >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22875081
【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一   小萍同学分享了一个走访得来的故事。一位来中国旅游的他国游客感慨道:“在中国,我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我在中国做到了在自己国家根本不敢做的事,比如说凌晨乘坐地铁、深夜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甚至遇到问题我还可以直接找警察来帮忙。”

材料二   为充分展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理念、成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推出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着力在构建中国人权话语、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上下功夫,运用电视语言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地展现中国人权事业的壮丽画卷,解锁中国人民的“幸福密码”。

(1)听了小萍的故事,你对我国的人权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2)什么是最大的人权?
(3)国家应怎样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白皮书介绍,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新疆人权事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进步。


(1)材料主要体现了宪法的哪一原则?
(2)最大的人权是什么?
(3)白皮书的发表有利于巩固怎样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为更好的宣传白皮书内容,你建议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展哪些活动?(写出两种形式)
2022-07-14更新 | 18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维护宪法权威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放在了第一位。“人民至上”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价值追求。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更多民生“小事”,交出更多令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


围绕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1)请你将上述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2023年3月26日上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式民主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式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开展讨论。

你对我国人权都有哪些了解?

答:①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

②我国人权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③人权保护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2)请你指出上述答案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材料三   踏上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更深的力度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


(3)为何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写出两点)
2023-08-26更新 | 2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初中生小新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向同学播报了下列几则新闻。
时政新闻所体现的观点
材料一   2023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最大的人权。
材料三   我国在制定民法典草案时共收到114574条意见,在听取吸收各方意见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明确规定:1214周岁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属于④违法行为,判断的依据是⑤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1)材料一、二、三所体现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故意杀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023-12-2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