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 题号:22892082

【铸牢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防火墙】统计显示,截至2023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网络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

为进一步统计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需要设计调查问卷。

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你每周使用网络的天数是多少?

1.A.1—7B.4--6C.1--3D.不使用

2……

(1)结合主题,仿照示例,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案例一邓某在未取得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购买近百万条未成年人身份信息,自行组织搭建、运营涉案平台,注册平台的卖家共200余人,非法买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95万余条。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的规定,判处邓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案例二原告张某10岁的女儿,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手机,在被告诱导下通过原告账户分4次共支付给被告5949.87元,遂诉至法院请求被告返还钱款。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判令被告返还原告5949.87元。

(2)两则案例分别涉及哪种违法行为,并简述理由。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1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一大亮点是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衔接,明确违反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从源头避免用网误区,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控能力,自觉养成规范用网、安全用网、文明用网习惯。同时,提升自护技能。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铸牢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防火墙”。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微博,作为网络时代交流信息、沟通观点的新平台,以其简便、迅捷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微博举报更成为了网络反腐的前沿阵地,从“表哥”“房叔”到雷政富,近几年查处的多起反腐典型案例,其线索均来自微博举报。
(1)结合材料谈谈微博在反腐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2012年,“世界末日”一度成了微博炒作的热词。从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利用“末日”大肆促销到邪教组织利用“末日”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无度挥霍到白领精英们的抵押捐赠、娱乐传播……尽管政府不断辟谣,但这个荒诞不经的“预言”还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真实而严重的后果。
(2)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有哪些危害?
(3)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通了微博,其中不乏经常“织围脖”的微博控(微博控指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请你就如何成为合格的微博控发一篇微博。
2016-11-18更新 | 46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近期,大型预训练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全球爆火,有人赞扬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用它贩卖恐惧,说有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真正的聪明人却把它变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学习的助手,用它来写周报、做编程、做翻译、学外语、写文章等。

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就不用再辛苦刷题,有问题交给ChatGPT就好了!

年轻人如果沉迷使用人工智能,不能更好地创造,就不会有真正地进步!


(1)结合材料,分享你对上述关于人工智能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   据媒体报道,2023216日,杭州某小区业主群的一位业主尝试用ChatGPT写了一篇杭州为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方便市民出行,自31日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限行的消息。此消息迅速在网上疯传,后被有关部门证实是谣传。社区群观点各不相同。

观点1:这不应该追究发布的人,他聊天的时候说的很清楚是让ChatGPT试一试,应该追究转发的人,不看清楚就闭眼转。
观点2:总有人聊天不看前文。
观点3:可怕的人工智能,就怕到时候人类控制不住它。
观点4:以后可能会有更多假斯闻以假乱真,这又考验大家的识别能力了。
(2)针对社区群的讨论及你的生活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就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提几点建议。
2023-05-15更新 | 255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6月18日,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村民王某突然接到自称上海市检察院打来的电话,说他有300万元非法对外转账,为证明资金来源,需要把钱转过去给他们审查,不然就要抓去坐牢。为了证明清白,王某就把自己银行卡号和密码都给了他们,还告诉其在岳池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存有一笔20万元的定期。后闻讯赶来的警察查询,王某已被转走了20万元资产。


(1)据材料一,中学生究竟该如何利用网络?
(2)据材料二,你认为村民王某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2022-11-11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