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在集体中成长 > 美好集体有我在 > 我与集体共成长 > 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5948565
学习塞罕坝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授予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六十年代初,国家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有志青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目前,这片人造林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三代塞罕坝建设者把自己的青春芳华留在了这里,其中就包括“六女上坝”。1964年,陈彦娴20岁,正在承德市读高中。当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陈彦娴和同宿舍的几个好姐妹也响应号召毅然来到塞罕坝。六个女孩上坝后,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始终没有抱怨过什么,坚持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真心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1)看了塞罕坝建设者的先进事迹,两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亮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小明认为: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只对自己负责。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从责任的角度说明理由。
(2)结合塞罕坝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围绕“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言。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学校),希望加入某个组织、某个团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种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情感?

材料二   最近,学校开展“端午安康”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大家推选擅长美工的张萌进行设计排版,虽然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期中考试复习,她有些犹豫,但张丽还是认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她战胜了自我,积极投入到设计中去,同学们也纷纷出谋划策,踊跃投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得班级在这次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3)集体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4)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5)有些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我们可以在集体生活中学到,这些需要我们学会的是什么?
(6)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和张萌—起感受到了所在的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大家共同努力体现了美好集体的哪项特征?
(7)除上述特征外,你还知道美好的集体有哪些待征?
2024-03-11更新 | 2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围绕“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话题,同学们谈起生活中的那些事,纷纷发表看法。

情境一   球场上比赛激烈,两班球队都在奋力拼搏。最终,实力稍逊的七年级(3)班还是输了。

小亮说:“比赛可以输,但我们不是儒夫,我们要参赛。”


(1)想一想:你赞同小亮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情境二   学校广播体操比赛即将开始,一位参赛队员因小事和同学发生争执,扭头就要走,小敏赶紧上前劝说……这位队员留了下来。最终他们所在的七年级(3)班获得广播体操比赛团体奖第一名。


(2)写一写:小敏劝说的内容。
(3)谈一谈:综合上述情境及问题,概括集体带给我们的成长。
2023-07-22更新 | 3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为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20世界40年代他就已成为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国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但他始终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时刻想着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兴奋不已,觉得自己为祖国奉献的时候到了。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克服百般阻挠,1955年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同时他也做好了为祖国奋斗一生的准备。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必须为我的祖国做贡献……
(1)钱学森克服百般阻挠、毅然回国,说明他具有怎样的情感
(2)结合材料说说,钱学森的这一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应该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2018-01-09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