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法治天地 > 法律伴我们成长 > 我们与法律同行 > 树立法治意识
题型:情境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7247323

李某,初中八年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守校规,后来发展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天。释放后退学,又不思悔改,不久又入室盗窃三万余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请回答:


(1)李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各应受到什么处罚?分别由什么机关进行裁决?
(2)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3)联系李某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发展过程,说说李某堕落对你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情境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遭窃店主微博“邀请”小偷来上班

扬州望月路步行街一家甜品店遭窃,老板朱先生在微博上发了一篇致小偷通告:“小盗贼先生,整整一分钟,你将收银机洗劫一空,离开了柜台;你的‘N’外套,让我们印象深刻……我想,你没有戴手套,说明你不是惯犯,你一定是生活遇到了困难,才会来到我们店里。你还很年轻,也许,你困惑,找不到工作;如果真是这样,我希望你能来到我们这里,加入我们,你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西点师。我们愿意培养你,让你从此不困惑,有目标,有理想。 希望你能回来,加入我们。 ”

这条微博发出之后,很多媒体记者联系他,询问更多细节。 店主讲道:“事发后我们也报警了。真的希望这个小伙子赶紧去自首,我们可以选择谅解他。如果他愿意,待他接受法律处理后,我们愿意接纳他加入团队一起工作。 ”


(1)该微博一经发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 如果你不同意店主的这种做法,你会如何回复?
(2)如果你赞同店主的做法,你可以从哪些角度作出分析。
2019-01-05更新 | 51次组卷
情境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厉害了,我的“人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地点赞。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纷呈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愿!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反腐画面,正是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正如编剧周梅森所言,“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不论是什么级别的公职人员,只要是腐败分子,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必定是法律的惩罚。


(1)“法网恢恢,硫而不漏,等待他们的必定是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
(2)在电视剧中,大风厂的职工知道自己的股权被老板蔡成功卖给山水集团时,他们采取了不理智的做法。针对这一现象,请你给出合理建议。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预防犯罪?
2018-11-21更新 | 97次组卷
情境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参加学校组织的“生态苏州”宣传活动,他们拍摄的短片《生命之源》获得了特等奖。以下是片中的镜头剪辑:
【镜头一】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为了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苏州市加强推广和利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镜头二】一家餐馆的服务员悄悄地将泔水倒入河中;一家化工厂夜间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投入河道;几位游人随手将垃圾扔进清澈的湖水里……
(画外音:守护生命之源,建设生态苏州,你,我,我们,携手在路上!)
(1)研读镜头一,运用《复兴中华》的知识简要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依据。
(2)请就如何解决镜头二中的问题,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017-08-27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