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理解权利义务 > 公民权利 > 公民基本权利 > 受教育权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 题号:8219092
关注时政动态,探究乡村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紧紧扣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精准投放教育扶贫资金提供依据。


(1)结合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3)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应采取哪些对策?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为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苏省正在全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注:“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盐城市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以“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为主题,将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开展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同学在调查研究中收集的资料:南京少年在埃及神庙涂上“到此一游”,大陆小孩在香港地铁撒尿……2013年5月,江苏未成年人文明礼仪专项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部分未成年人还出现“在学校表现好,在家里和社会上表现弱”的一人两面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和现象,江苏省文明委决定,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⑴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江苏省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第二小组同学收集到了本校八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
四仪的内容四仪的目标及要求
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青春仪式让初中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

(2)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要实现上表中“四仪的目标及要求”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
第三小组同学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如下信息:
调查内容公共场所插队对老师同学撒谎在文物景点上刻字留念
调查结果37 %32 %20 %

(3)请联系上表中的信息,谈谈你怎样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八礼四仪”?并为本校“八礼四仪”的宣传教育设计一个行动方案。(至少两种活动形式)
2017-10-21更新 | 130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意见,红旗中学九年级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制作标语】首先同学们准备创作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并从中遴选优秀的标语。


(1)优秀的宣传标语应该符合哪些方面要求?

【法治报告】 派出所派出了刘警官给同学们做法治报告,他在法治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就读于合肥某技校的学生吴某某(男,16岁),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形成了暴力、冲动的个性,甚至产生了效仿游戏中砍杀人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吴某某和李某某(男,18岁,河南人)通过网络认识,并相约杀人“练胆”“找刺激”。一天,两人相约到合肥某小区,攀爬受害人家的阳台进入室内,用随身携带的匕首残忍地刺死两名老人。很快,公安机关破获了案件,两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2)同学们对此案例进行热烈的讨论。
A:案例中的吴某某和李某某的行为触犯了         法。
B:谈谈该案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以案说“权”】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权利,了解权利,维护权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附近小学的一则案例:

6岁的小女孩小珍因父母离异,随父一起生活。母亲拒绝付给生活费。父亲再婚后继母视小珍为“麻烦”,经常把小珍关在猪圈里几天不给饭吃。到了上学的年龄,继母坚决反对小珍上学。


(3)小珍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她应该怎样维护权利?

班级大屏幕播放了一组因违犯交通规则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镜头,事故现场让同学们感到很震撼。


(4)观看到这些镜头,我们未成年学生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
2020-04-04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关注社会热点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退休职工张雷威被表彰为200年全国劳动模范。他是“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被誉为扶贫“老黄牛”:2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榆林神木、吴堡、米脂等6个区县19个乡镇56个村,累计帮扶2万余群众脱贫致富。


(1)假如让你对张雷威的事迹进行宣传,你会写下哪些关键词?

材料二   2021年3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2)《规定》提出的相关要求是基于哪些考量?

材料三   2021年3月,因马来西亚日前决定将一名朝鲜公民强行引渡到美国,朝鲜决定中断与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保加利亚外交部声称两名俄罗斯外交官在当地开展了“情报活动”宣布将其驱逐……


(3)上述材料印证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4)为扭转上述材料中频频出现的局面各国应该形成哪些共识?

材料五   2021年3月18日,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对引领我国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5)请你描述高质量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2021-04-27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