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22-01-20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远古居民能建造房屋,如下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远古居民
A.已从事农业和手工业B.使用铁制农具以及牛耕
C.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D.能制作乐器和种植蔬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按血缘关系组成B.生产力水平低下
C.人相互之间和谐谦让D.实行王位世袭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鼎”“爵”等往往是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和秩序。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日益成熟,如在使用鼎的数量上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这反映了
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D.分封制的崩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A.牛耕B.马耕C.耜耕D.耧车
2022-01-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依赖血缘B.强化神权C.突出人权D.注重道德
2022-01-19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尚书》载,“民”已经成了受“天”庇护的政治主体,“民”意即“天”意,“君”不安民、养民,则会受到“天”的惩罚。这表明《尚书》倡导的是
A.“民本”和“法治”B.“民本”和“德治”
C.“仁政”和“民主”D.“法治”和“德治”
2022-01-19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发布命令,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此外还由国家对分娩的妇女进行物质奖励,“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其举意在
A.增殖人口提升国力B.贯彻“民贵君轻”理念
C.营造和谐阶级关系D.促进南方快速发展
2022-01-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由此可知,梁启超特别强调
A.六国亡于秦乃天意B.当时秦国不具备统一的条件
C.秦统一是历史偶然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