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2-03-07 19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公元6世纪晚期,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个王朝是指
A.汉朝B.秦朝C.隋朝D.唐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描述的伟大工程是(     
A.隋朝大运河B.秦长城C.都江堰D.灵渠
2022-03-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起义军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的“罪”“恶”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①大兴土木,徭役繁重②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兵役繁重
③改革选官制度,创科举制④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
2022-03-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归纳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的主题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唐太宗比作“镜子”的名臣是(     
A.姚崇B.房玄龄C.魏征D.杜如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策略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长安城的繁荣是唐朝繁荣的缩影。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以上唐诗体现了唐朝(     
A.农业发达,海陆畅通B.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C.胡汉交融,中西贯通D.城市整齐,商业繁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唐太宗在位期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几次派使者向唐求婚,唐太宗最终同意,此举促进了两方的友好往来。材料说明唐太宗(     
A.不断加强中外交流B.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C.强化中央集权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下图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唐朝(     
A.多彩的文学艺术B.开放的社会风气
C.繁荣的社会经济D.高超的印刷工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A.镇抚使B.遣唐使C.外交官D.驻华大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日本著名的历史典籍《东征传》中说: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大师东渡,10年间失败5次,几次险些丧命,有一次漂到海南岛。第6次,终于到达日本,最后埋骨日本。这里的“大师”是指(     
A.杜甫B.但丁C.玄奘D.鉴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唐朝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前往天竺是要
A.传播唐朝文化B.欣赏印度风光
C.学习印度科技D.研习印度佛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以下能体现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022-03-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7.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藩镇割据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节度使专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古代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代,无非汉唐。而汉唐之终结,均由农民起义引起。其中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农民起义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藩镇割据D.陈桥兵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唐朝时期,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唐朝灭亡于
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黄巢起义D.朱温建立后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C.南方地区因为始终战乱,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D.当时虽然政权分立,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人才选拔】

材料三:《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人口数量激增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项垦田面积增长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

材料五: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武则天的统治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形成局面A“治宏贞观,政启开元”B

材料二: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张玄素谏日:“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1)材料一中的A、B分别代表什么?
(2)依据材料一,概括出唐太宗和唐玄宗、武则天时期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3)依据材料二,归纳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
(4)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对治理国家有哪些启发?
2022-03-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3.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象,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谁?

材料二:



(2)图一、图二展示了唐朝时农业工具的创新成就,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材料三: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3)材料三中前两幅图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元稹的诗作证明了唐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4)材料四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5)材料五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022-04-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展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廷黑暗腐败。

材料二:据《太平广记》记载,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移,洛阳一带以房屋被焚毁,人烟稀少,千里萧条。

材料三: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也,以此也。

——摘编自《新唐书•卷五十》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的影响。
(3)有一位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真情实况。请问他是谁?他的诗被称为什么?
(4)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统治后期遭遇安史之乱,你认为这对我们有何深刻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8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3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40.65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50.94武则天单题
6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单题
70.85贞观之治单题
80.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单题
9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10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110.65唐与吐蕃单题
120.65李白的诗  隋唐书法  隋唐绘画单题
130.85遣唐使单题
140.65鉴真东渡单题
150.65玄奘西游单题
160.65玄奘西游单题
170.9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8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190.94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20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220.65隋灭亡与唐建立  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完善(唐)  开元盛世
2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唐与吐蕃  玄奘西游  开元盛世
24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