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北京 九年级 二模 2022-06-10 3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大克鼎是西周贵族膳夫克祭祀祖父的器物。以下有关大克鼎的信息中,对于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历史具有参考价值的是(       

大克鼎          


(现藏上海博物馆)     
①材质:青铜
②形制:圆腹三足两耳
③纹饰:波曲纹、饕餮纹和龙纹
④铭文:腹内铸有两段铭文,共290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对火的使用和保存B.稻、粟和黍的栽培
C.干栏式建筑的建造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说文系传》中记述:“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B.秦王嬴政灭六国的经过
C.秦巩固统一措施的背景D.汉武帝“推恩”的结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以下两张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凿空西域》 《西行求法》
A.开辟了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B.推动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D.有助于了解西域的具体情况
2022-06-09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以下引文能够反映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①“伐无道,诛暴秦”        ②“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在史籍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此物)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其记载的是(       
A.筒车B.曲辕犁C.火药D.指南针
2022-06-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行书书法形成B.瓦子出现C.小说开始流行D.京剧诞生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A.圆明园B.东交民巷C.威海卫D.大沽炮台
2022-06-09更新 | 67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896年,梁启超在其所著的《西学书目表》中指出,当时中国翻译西方的兵书、医书、格致(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书较多,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书籍则“译者寥寥”。他认为涉及“官制学制农政诸门”的西书才是学习西方的“本原所在”,应当多加翻译。这反映出梁启超(       
A.注重引进外国器物B.希望谋求制度变革
C.呼吁投身实业救国D.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19年,陈独秀听到中国外交失败消息时,愤然断言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和谈原则“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和会实现不了公理与和平。这场“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022-06-09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2022-06-0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57年国庆节,列队整齐的歼-5型飞机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材料中“自己制造的飞机”应属于(       
A.土地改革的成就B.农业合作化成果
C.公私合营的成果D.“一五”计划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