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福建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0-03 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人物是(     
A.陈化成B.郑成功C.林则徐D.关天培
2023-09-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召开,历史上厦门曾饱受屈辱,成为列强炮火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请问厦门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福建土布原畅销上海、辽东及台湾等地。厦门开市后,布贩们放弃土布而运销洋布,导致土布滞销。这表明《南京条约》签订后(     
A.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B.我国自然经济已解体
C.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D.清朝丧失了贸易主权
选择题 | 适中(0.65)
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3-08-16更新 | 42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没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材料说明鸦片战争(       
A.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破产B.颠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D.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
选择题 | 适中(0.65)
6.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023-08-27更新 | 19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这句诗中的“强盗”指的是(       
A.俄日联军B.美日联军C.英法联军D.英美联军
选择题 | 适中(0.65)
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中国(     
A.割占大片领土B.掠夺大量珍宝C.获取大量赔款D.取得协定关税权
2023-08-11更新 | 42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9.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这些是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由此推断该事件为(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23-06-15更新 | 15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资政新篇》的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这表明它(       
A.满足农民利益需要B.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改变军事不利局面D.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选择题 | 适中(0.65)
11.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两次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2023-07-21更新 | 14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必然崩溃。”这叙述的是太平天国(     
A.爆发背景B.运动概况C.本质特征D.失败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材料说明“运动倡导者”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
2023-03-02更新 | 139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诊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这是中国海军实力的又一次提升。回顾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与中国近代化海军创建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B.甲午海战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23-09-21更新 | 32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描述该“运动”的(     
A.原因B.经过C.性质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通过抓关键词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左宗棠B.张之洞C.曾国藩D.张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曾有人作对联讽刺蓝太后,“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二省!五万里版图弥壁(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与上述材料中的“五十失琉球”相关的战役是(     
A.戚继光抗倭B.雅克萨之战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19世纪末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标志中国开始步入近代B.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3-08-08更新 | 8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黄金卷2-【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广州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图为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统计示意图,对此可以解读出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开始出现
B.“变法、图强”思想传播日益广泛
C.“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民主、科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B.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实现了变法图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1900年6月,英国人赫德在电报中称:“(河北)保定义和团更活跃,比利时人和法国人都逃走了,火车也停开了,工厂、铁路也被捣毁了。”9月,又称“义和团正成群结队来到北京周围,甚至在城内出现了”。这从侧面说明了(     
A.列强在华企业全停工B.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城
C.义和团运动的排外性D.英在华权益未受冲击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3. 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A.圆明园B.东交民巷C.威海卫D.大沽炮台
2022-06-09更新 | 66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北京东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却进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一条约(       )
A.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3-08-01更新 | 84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023-02-21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2022-11-21更新 | 33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永州市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历史评价是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符合历史评价的是(       
A.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B.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持意志
C.清军将领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英勇抗敌中炮牺牲
D.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下列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D.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较难(0.4)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根本视而不见,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创新而洋洋得意,所以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像纸糊的一般被捅破,社会也重新陷入原先的沉寂。

——摘编自姜铎《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简述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方面。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洋务运动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0.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100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战后条约。随后,在北京东交民巷,中国人不准居住,西方各国却可以派兵驻守,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在地方辖区,中国人加入反帝组织的一律处斩,未立刻弹压惩办的官员立刻免职并永不录用。大沽炮台被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12个战略要地都有外国军队驻守。

——摘编自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当时“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简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的名称,说明材料三的不平等局面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2023-10-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材料二   1862年,浙江巡抚左宗案致信总理衙门,提出“当围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的意见。1864年,他在杭州觅匠仿制小轮船,尝试将制船御辱的思想变为行动。1866年,他正式向清政府上书设厂造船,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设局造船则“漕运兴,军政举,商民之固纾(缓解),海关之税旺”。随即,清政府批准他创办福州船政局。

——摘编自胡晓《法国与福州船政局》

材料三   1898年,康有为给在日本的侄儿去信:至今以民权二字大为满人所忌,且今昔情形不同,顷圣上(光绪帝)发愤为雄,力变新法。我现奉旨专职办事,你等掌握报权,一言一字皆与我有关。今守旧者多,非言民权、议院之时。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时期康有为“大同三世说”思想的再确认》


(1)材料一中,反映的哪部文献中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批准筹建福州船政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认为“非言民权、议院之时”的理由。
(4)在近代列强使华的背景下,既有农民阶级的抗争,也有地主阶级的自救,又有资产阶级的探索,请你说说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如今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2023-10-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2.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时间事件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表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表述该条约签订的影响。
(2)阅读以上材料,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1840-1901年中国历史知识加以论述。
2023-10-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8
辨析题
1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2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3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4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6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7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80.65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90.65太平天国的兴衰
10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110.65太平天国的兴衰
12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13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140.8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15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160.8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170.65左宗棠收复新疆单题
18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19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200.65公车上书 单题
21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220.65义和团运动单题
230.4辛丑条约单题
240.65辛丑条约单题
25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单题
26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270.6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280.65辛丑条约  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二、辨析题
290.4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综合题
30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辛丑条约
310.65太平天国的兴衰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戊戌变法的经过
四、论述题
320.65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