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三模 2022-06-18 1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和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秦朝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       
A.陆续灭六国B.统一度量衡C.推行郡县制D.发明指南针
2022-06-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这些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这说明丝绸之路(       
A.促进了文明交融B.发展了远航技术C.促进了经济交流D.是由张骞开辟的
2022-06-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1843年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形成……到1894年通商口岸共有34个。1894年以后,增开通商口岸40余处。上述情况与下列哪两个条约的签订直接相关(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022-04-21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群情激愤。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运动……如果没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奔跑的动力。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推动了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D.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下面所列著名文章所为“时”“事”在于(       
1915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1917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争议》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A.呼吁维新变法B.弘扬民主与科学C.阐发抗日救亡D.宣传马克思主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毛泽东认为:”脑袋长在自己肩上,文章要靠自己作,苏联红军的经验要学习,但这种学不是盲目的,要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符合这一认识的实践活动是:(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二•九运动”。下列事件中,与这次运动因果关系最密切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危急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华北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古城北平得到和平解放,描述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2-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

4.75

64.38

4.3

农民

73.37

7.21

73.02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C.人民公社化的开展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022-06-15更新 | 42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残酷的迫害,说明文化大革命(       
A.严重破坏了民主与法制B.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
C.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D.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2022-06-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果在下图所列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主题应放在(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                                                     18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                                                     23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                                                     26
第五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8
A.第一节之前B.第二节之前C.第三节之前D.第五节之前
选择题 | 较难(0.4)
12.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
2022-04-26更新 | 732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3. 1693年,英国议会成立专门的财政委员会和财政审查委员会,以编制财政预算与检查财政收支状况。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即便国王也不得随意挪用资金。上述材料反映出(       
A.王权专制引发了英国议会不满B.英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英国内战爆发造成了财政紧张D.英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2022-01-20更新 | 37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指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B.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D.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提供科学理论
2022-06-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19世纪中期,日本为解决即将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农奴制B.实行明治维新C.废除奴隶制D.彼得一世改革
2022-06-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6. “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广泛应用,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A.特点是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使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D.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该碑文记述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萨拉托加战役C.凡尔登战役D.来克星顿枪声
2022-06-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8. 法国对巴黎和会没有彻底肢解德国感到不满,继续采取削弱德国的政策;英国则在政治、经济上支持德国,以此来削弱法国;美国没有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这反映出(     
A.欧洲彻底丧失其优势地位B.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
C.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D.战后世界秩序已经确立了
2021-05-15更新 | 598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抗战的开始B.国共合作宣言公布C.太平洋战争爆发D.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反法西斯联盟。为了实现这一组织召开会议的地点是(       
A.开罗B.波茨坦C.雅尔塔D.华盛顿
2022-06-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2022年是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一年,是二十大召开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先进阶级——工人阶的代表……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三   大事年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四川广汉率先改社建乡,承包责任制推广。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分析并归纳出“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
(3)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指出本大事年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事件,并说明理由。请为该大事年表确定一个主题名称。
2022-06-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2.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危机时时伴随,怎样应对危机成为每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1年《邦联条例》开始实施,按照它组织起来的中央政府过于软弱,无力阻止人民运动的发展,无力保护私有财产……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各州都有关税壁垒,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以致国内贸易受到阻碍。……这样,强化中央权力、制定新宪法的运动在18世纪80年代勃然兴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大国崛起》及统编版教材

材料三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索。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法国和英国都显得犹豫不决,不能也不愿采取激烈的政府手段去恢复经济。而德国和美国对危机做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它在约束权力方面实行了怎样的原则?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遇到的危机及解决危机的办法。
(3)材料三中德、美“回应”手段及其影响有何不同?
2022-06-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3. 了解、认识和解读历史人物,对理解社会发展变迁和历史演进有重要帮助。

材料一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还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可见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

——摘编自黄尊严《世界近代史学术争鸣录》

材料二   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摘编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摘编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依据是什么?克伦威尔走向反动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备受其统治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为践行“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政治努力?
2022-06-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4,5,6,7,8,23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2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3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4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50.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6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70.65抗日救亡运动 单题
80.65平津战役单题
90.4土地改革单题
100.65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单题
110.65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20.4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3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4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单题
150.4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6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7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180.4巴黎和会的召开单题
190.4日本偷袭珍珠港单题
200.6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二、综合题
210.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230.4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