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东 八年级 期中 2022-06-25 3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2019-01-30更新 | 2896次组卷 | 150卷引用:2013-2014年河南灵宝市朱阳二中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59岁的边巴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件大事,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族老百姓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件大事是(     
A.青藏铁路通车B.设置驻藏大臣C.青藏公路通车D.西藏和平解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1951年1月,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决定捐赠一架战斗机。此后,北京石景山钢厂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增产增收,捐赠了一架“石景山钢厂号”战斗机,玉门油田捐赠了一架“石油工人号”,北京工商界集资捐赠一架,中国儿童团捐赠一架,简阳县棉农两个月捐献两架“棉农号”,爱国商人荣家一口气捐赠了12架……与这一情形出现有关的是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战争C.三大改造D.第一个五年计划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B.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王老师上课时出示了一张学习卡(见下图)。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新中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第一个五年计划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图反映的是“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大会场”,该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022-06-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面表格反映了1952年到1956年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我国(       
年份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A.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实现D.国企政企分开,扩大自主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2024-03-24更新 | 26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挫折。它们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     
①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②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④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从C到D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21年,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的口述回忆改编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全国公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C.改革创新、科技强国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表是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实和结论,其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结论
A土地改革消灭了私有制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轻工业
C“大跃进”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抗美援朝战争B.新中国成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三大改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土地由地主私有变成农民私有
B.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C.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D.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读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战“疫”当前,2022年3月13日深圳按下了“慢行键”,启动“逆行键”。翻开深圳的崛起历史,“深圳速度”源于(     
A.建立经济特区B.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自由贸易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通过材料可看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推行公司制
C.增强企业的活力D.废除国有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英国著名报纸《金融时报》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5年、1992年和2001年。与这三次高潮对应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A.设立对外经济开放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欧洲联盟
D.进行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亦称原始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间接史料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案B.邓小平写给中央的亲笔书信
C.小岗村村民承包书D.传记《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邓小平理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其中符合下表所示主题的是

1921年

中共一大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

中共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坚持人民至上B.坚持胸怀天下C.坚持理论创新D.坚持敢于斗争
2022-03-19更新 | 5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盟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能使各少数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
B.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保证了国家统一
C.使各少数民族完全自治,促进民族团结
D.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2021-12-21更新 | 31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邮票是凝结的历史。下面三张邮票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之处是

   

A.都在实行“一国两制”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D.都有较大行政自主权和经济特权
2022-04-06更新 | 63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79年,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配”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5年,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实现首次会面
A.实现民族大团结B.外交事业的发展C.香港澳门的回归D.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2-04-22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图片是记录历史的经典方式之一,通过下列三幅图片,我们可以获得共同的信息是
A.一国两制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D.外交成就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帮助。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中的举措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材料三: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3)据材料三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党和政府编制的发展规划叫什么?试举出其中的两项建设成就。

材料四:



(4)材料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次运动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某部法律文献


(5)写出材料五中的法律文献的名称。该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022-06-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1)材料一歌曲《社会主义好》之所以流行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所取得巨大建设成就,请你任举一例说明。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2)材料二中“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的意义?

材料三: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2022-06-2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军进入拉萨时,不少人见到拉萨街头人与狗抢食吃的场景,也有人见到逃跑的农奴被抓住后,激动地说:“解放军是神兵,是天菩萨派来拯救我们的。”

——搜狐新闻网


(1)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如今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本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材料二: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会谈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三:见下图



(3)根据材料二、三回答,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哪里得到了实现?回顾中国近代史,你认为这一构想能得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

材料五:社论认为,此次“习连会”承前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 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论


(4)材料四、五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5)请举出两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
(6)历史启迪:结合材料,谈一谈应该如何维护祖国统一。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单题
20.65西藏和平解放单题
30.85抗美援朝单题
40.65土地改革单题
5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6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80.85中共八大的召开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单题
90.6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单题
100.65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单题
11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20.65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单题
13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4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5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6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7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80.6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90.65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200.6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单题
210.65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中共十六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22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230.65经济特区的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24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250.65西藏和平解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大跃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280.65海峡两岸的交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