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西 七年级 期末 2022-07-21 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古人评论隋朝某一水利工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该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海上丝绸之路
2022-07-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是科举制的体现。下列关于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说法正确的是(  )
A.隋文帝—置明经科B.隋文帝—设进士科
C.唐太宗—八股取士D.武则天—殿试制度
2022-07-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朝前期出现了盛世局面,史学家范祖称颂唐朝某位帝王“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盛世)”。以下属于该帝王“屈己以从谏”的对象是(  )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
2022-07-1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西安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唐朝时期被称为“长安”。如图能够说明当时的长安城(  )
A.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B.社会风气开放
C.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D.布局严整对称
2022-07-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五代十国呈现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局势,让后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为此两宋时期中央政府都采用的策略是(  )
A.设转运使B.重文轻武C.减免赋税D.杯酒释兵权
2022-07-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地方有不同的归属与称谓。以北京为例,秦朝时期分属于“广阳郡”“渔阳郡”等;元朝时期隶属于中书省。”这表明秦朝与元朝分别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行省制B.郡县制、分封制
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
2022-07-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认为:“(中国)10-12世纪的后起少数民族,也强烈地被中原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原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中原文明。”材料描述的“后起少数民族”是(  )
A.党项B.匈奴C.鲜卑D.突厥
2022-07-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国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其中的名品之一“青花瓷”从唐朝开始兴盛。元朝时期的青花瓷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花纹既有中国传统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同时也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上述材料可以体现出(  )
A.元朝时期青花瓷工艺发展的高超
B.中国精美瓷器都是青花瓷
C.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工艺
D.中华文明有兼收并蓄特征
2022-07-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我国的节日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春节写春联,抒发美好愿望,并贴于门上,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寄托团圆情感,人们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等传统节日中感受我们的民族文化。”材料反映出(  )
A.中国传统习俗的变化B.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
C.社会习俗具有娱乐性D.中华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念
2022-07-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建构示意图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分别是秦朝与明朝时期的行政示意图,从中能够体现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废除丞相强化皇权B.中央各部交替专权
C.各自为政相互制约D.中央衰微地方割据
2022-07-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玉米、甘薯等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的粗粮品种,它们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下列著作中记载了这些作物种植的是(  )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2022-07-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清朝某一官员的职责是:“行使职责,维护国家主权;巩固边防,勘平内外侵扰;赈恤灾黎,发展西藏经济;开启民智,发展文化教育。”材料中的官员是
A.达赖与班禅B.驻藏大臣C.军机大臣D.议政王大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是清代某文人因看到风吹起窗边的书页翻动而写出的诗句,这成为了该文人被严厉治罪的“罪证”。这反映清朝为钳制思想而(  )
A.八股取士B.大兴文字狱
C.禁止写诗D.设立军机处
2022-07-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
A.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进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所体现的“史料实证”也是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下列表述符合这一素养要求的是(  )
A.清廷特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反映对外贸易兴盛
B.清朝道光年间逐渐的“京剧”——代表昆剧发展顶峰
C.清朝初期中央政府设置台湾府——巩固中国东南海防
D.乾隆晚期时面世的《红楼梦》——明清神话小说代表
2022-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的革新】

材料一

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与发明

图1 图2

《忆普》(节选)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1)选择图1或图2,说出该图片对应的工具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哪一治世局面?上述材料一中的图片与文字可以共同佐证唐朝时期什么行业的发展?
【商贸的繁荣】

材料二

两宋时期纸币铜版拓片

宋太宗初年,由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交子”,系纸币性质。在远近地区当现钱广泛使用。仁宗天圣元年底,朝廷决定收归官办。

——摘编自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

(2)两宋纸币的“铜版”运用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技术?依据材料二,写出宋代纸币发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除纸币出现外,举出一例能够说明我国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人口的变化】

材料三   明清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年代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

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7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年(1790年)突破3亿。

——据《清史稿》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4)小明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盛世滋生图》《前门街市图》《清明上河图》3幅名画的相关图片,想整理一份关于清代经济发展主题的资料,请你找出其中不能收录的名画并说明理由。
2022-07-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对外关系演变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阿拉伯商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录了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很高,唐朝海船坚固庞大,可以从事远洋航行。②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任官。③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纵观明朝……早期的朝贡贸易偏重政治利益。中期以后,外国货品免税政策虽然改为按比例征税,但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由于不堪滋扰,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

——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材料三   从1793年到1840年,历史给了主权独立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乾隆盛世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闭关锁国的清廷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说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材料一中属于评价唐朝中外交往的内容是______。历史史料按史料价值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一的4幅图片中,能够印证上述“历史观点”的直接史料是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朝时期“朝贡贸易”的史实。从“朝贡贸易”到“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分析明朝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出现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找出中国“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堵绝”给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4)综上所述,说出影响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
2022-07-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主题,开展历史学习探究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探时空—了解悠久历史】

(1)根据中国历史分期示意图,写出“?”所代表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概括清政府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方式。
【观地图—感受辽阔疆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中唐朝政府与“A”区域往来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根据图1与图2疆域的变化,写出对应区域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理的标志。
【寻文脉—体会灿烂文化】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百度文库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唐朝诗人中,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位向大家推荐并简要说明理由。除文学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艺术形式去感受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
(4)中国数千年的发展,涌现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身上也彰显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请你根据自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从中概括出一种鲜明的民族精神,并从隋唐以来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列举出能够彰显这一民族精神的典型人物事迹(要求:人物、事迹不包括帝王)。
2022-07-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85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30.65贞观之治单题
40.8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5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行省制度单题
7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80.6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90.65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10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1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20.4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30.65文字狱单题
14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50.65清朝设置台湾府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
170.4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8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