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22-10-08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有利于巩固统一C.促进了南北交流D.削弱诸侯国势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下列属于我国唐朝社会和谐现象的是(     
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也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C.宋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D.明朝时期,“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学者向达曾说:“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材料反映出唐朝社会生活(       
A.繁荣开放B.与时俱进C.完全胡化D.领先世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为选拔寒族子弟而设立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D.“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犹,朕独爱之如一。”
2022-11-08更新 | 17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一方面在与日本、天竺等的交往中,先进的唐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周边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方面,唐朝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唐朝文化更加辉煌。依据材料指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突出特点是(     
A.单向交往B.双向交流C.闭关锁国D.和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一一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隋唐时期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宋元时期一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时期一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在宋代海外贸易中,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海外贸易的拓展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消费市场的扩大D.商品交流的增多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0. 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
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汉中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
人口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
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南方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昌盛
2022-05-24更新 | 41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部编版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刷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杂剧应运而生。杂剧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宋朝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多
C.宋朝科举制发展和完善D.宋朝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A.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B.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C.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D.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可达欧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度繁荣,不仅处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高峰,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居于前列,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蔡伦改进的造纸术B.黄帝发明指南车
C.毕昇的活字印刷术D.祖冲之的圆周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