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信息预测卷
江西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05-23 2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1977 年,文物专家在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一种陶质“怪器”(如下图),通过翻阅资料,最终弄清这是集体取火用品,其用途是从火塘中取火,古人在生火的过程中放在灶边,闲置的时候放在角落里,口敞如撮是为方便取火、载火、传火。据此可知当时
A.原始宗教和信仰已经出现B.已进入早期文明时期
C.原始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D.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
2022-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由中国社科院组织的“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三星堆遗址成功人选,专家指出三星堆商代遗址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推进了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礼仪和祭祀体系研究,据此可知(     
A.三星堆遗址的文物是以铁器为主B.祭祀文化只出现在三星堆遗址
C.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D.三星堆文化遗址在今河南安阳
2022-05-16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从汉代开始,朝廷将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成为一种传统,如汉代“熹平石经”、唐代“开成石经”、北宋“嘉祐石经”、清代“乾隆石经”等,勒石刻经,树碑垂范。这表明(     
A.碑刻艺术从汉代开始出现B.儒学拥有尊崇地位
C.石经成为传播儒学的主要形式D.书法艺术成就斐然
2022-05-16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地广人稀、生产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显著发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北方民族大交融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5-15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他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同时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下列政策或措施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B.汉武帝组建骑兵北击匈奴
C.唐太宗减省刑罚轻徭薄赋D.宋太祖加强皇权重文轻武
2022-05-1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度繁荣,不仅处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高峰,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居于前列,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蔡伦改进的造纸术B.黄帝发明指南车
C.毕昇的活字印刷术D.祖冲之的圆周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表是关于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不同史籍记载。其中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史实是(     
记载出处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明史·职官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皇明祖训·首章》
A.秦朝以前设立有丞相一职B.废除丞相后政务分予六部
C.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一职D.尚书和侍郎是六部的长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引文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漫画发表于1916年6月8日,即袁世凯去世的第三天。画面中,刻有“中华民国”和“辛亥制”的鼎被丢下,鼎的三只足上分别刻有“行政”“立法”和“司法”字样,其中刻有“立法”和“司法”的双足已然残缺,离去的老人暗示袁世凯去世。漫画意在说明(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B.民主共和遭到破坏
C.封建观念根深蒂固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022-05-17更新 | 4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0.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决定:“德国前在胶州及山东所有各项权利,一概放弃,交于日本”。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五四运动的背景B.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C.辛亥革命的影响D.洋务运动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实现民族独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这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犹如一把“飞来之剑”直插敌人心脏,扭转了解放战争的形势。这一“飞来之剑”是指
A.百团大战B.百万雄师过大江
C.转战陕北D.千里挺进大别山
2022-05-1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下表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比例表。由此可知,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部门工业农业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卫生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2%7.2%7.8%
A.工业生产得到大发展B.工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C.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D.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下面列举的是《庆祝建党100周年23个中央一号文件背后》系列文章中其中一篇的小标题,由此判断这篇文章涉及的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22-05-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信息预测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一国两制”的保障D.“九二共识”的达成
2022-05-16更新 | 4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近代以前,由于“纯洁与污秽”的严格标准使得印度人口中仅20%左右的高种姓有资格受到最基本的教育,所有学校都只限于接受“再生”种姓,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印度教经典中的教义。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社会(     
A.人们追求生活环境洁净B.种姓制度造成社会不平等
C.文化教育水平持续提升D.宗教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B.编订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C.皇帝的权威来自法律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2023-01-04更新 | 26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摄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
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加剧了贫富分化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下侧是一位德国士兵1914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8月15日
自从萨拉热窝的那次暗杀发生以来……谁能相信这样的事情也真会发生呢?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果
2022-05-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信息预测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例如非洲国家通过民族独立运动,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同一时期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
A.印度民族大起义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下面是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二单元……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王安石变法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目录所示单元的主题。
(2)请你仿照第6课,从上述目录中任选两个课时,补充课时的主要内容。
2022-05-15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樟树市中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绿洲之路,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主要是从长安沿着河西走廊,过敦煌,出阳关、玉门关,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两个边缘向西延的物品往来交往中,除了著名的丝绸向外传播,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是通过这条线路传播到中国的,它就是冬小麦。小麦并不是中国原生的东西。它是沿着绿洲之路,在很早的时候传到中国的。这个功劳大不大?非常大。现在一半以上的中国人离不开小麦。

——摘编自唐小峰著《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和传入中国的物品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中的A处是______,B处是______(写出地名)

材料二:中西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动比较

项目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
次数7次4次1次
船数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17艘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长24.5米,宽6米分别有120吨、100吨和50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3)阅读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航海活动的特点。(从时间、规模、技术等方面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材料三: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作用导致了对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的更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前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有效利用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答出一点即可)
综合题 | 较难(0.4)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权利面前,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材料一中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哪个国家?这一大国的出现始于哪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诞生的法律文件的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哪个文献?它所反映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综合题 | 较难(0.4)
24. 改革或革命贯穿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改革】
材料一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权力。

【近代的革命】

材料二   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两者都有共同的思想根源,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帮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士兵曾参与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乐意为法国政体出谋划策,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现代的革新】

材料三   如下图。



图甲

图乙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两个改革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共同的思想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识,写出法国革命为其他欧洲国家的宪法制定提供范本的文献。
(3)根据材料三图甲,概述斯大林改革取得的成效。图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漫画,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分析此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写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起点。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2-05-08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21,22,24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半坡人单题
20.65青铜器   三星堆、陶瓷与玉器单题
3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40.4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单题
50.65贞观之治单题
6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7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8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90.6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00.4五四运动单题
110.65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单题
120.65挺进大别山单题
13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4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50.8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60.65种姓制度单题
170.65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18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9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200.65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220.65张骞通西域  郑和下西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3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独立宣言》的发表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240.4商鞅变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