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北 九年级 一模 2022-05-18 1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寄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该现象表明
A.民众民族意识淡漠B.清政府统治的腐朽
C.英军善于分化抗英力量D.沿海民众商业观念较强
2022-05-1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严复在天拜《直报》上发表《救亡决论》,第一次响亮地喊出□□的口号。自这时起的近半个世纪内,“口口”成为所有爱国者心中最紧迫、最关注的中心问题,这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历程中有君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变化。“口口”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救亡B.变法C.求富D.自强
2022-05-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1939年9月,国民政府内政部、经济部曾电令各省,要求“通知全国工厂关于日用品之装潢和标记应采用富有抗战意义之漫画或简明标记,如毛巾、脸盆、茶壶等件所绘彩图,风景书等应改为抗战漫画或改用简明印刷标记”。国民政府此举意在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激发国民的抗日救国热情
C.配合敌后游击战争开展D.培养民众的艺术审美情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北洋水师学堂毕业的学生很多成为北洋水师的骨干,在甲午海战中贡献了力量,京师大学堂声讨沙俄侵略东北的集会,推动了全国抗俄运动的发展;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以上史实可以印证
A.近代教育兴起于戊戌时期B.发展教育是近代化探索的核心内容
C.近代教育推动了国防事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D.教育宗旨随时代不同而变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面列举的是《庆祝建党100周年23个中央一号文件背后》系列文章中其中一篇的小标题,由此判断这篇文章涉及的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
否则思变:农民自发“大包干”迈出改革第一步
思想激荡:首个涉农“一号文件”在争论中酝酿
一锤定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法性”正式确立
坚守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续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展大的一次洲际人口大迁移……欧洲人沿着新航线接踵而至,他们的足迹很快踏上了美洲,以古巴、海地为基地,向美洲大陆开展了全面探险、移民的开拓活动,加速了新旧世界各民族问的冲突和融合。这种情况开始于
A.哥伦布“发现”美洲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摄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
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加剧了贫富分化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一幅名为“HHCBO10 nMi0By”的漫画,中文译为“搞到了自己的头上”,围绕绳子的文字为“对苏联的制裁”,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讽刺对苏联的制裁只会恶化自身发展
C.揭示苏联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团结社会主义国家一致应对西方封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新兴国家积极参与,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新兴国家为各国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通过进口大量商品和服务,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市场和动力.这说明新兴国家的发展
A.消除了霸权主义B.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C.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D.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尼克松访华的根本目的是借助中国力量抗衡苏联。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也是从斗争策略考虑,通过与美国改善关系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这是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国家在特定国际形势下结成的战略同盟。由此可见,尼克松访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劣势
B.尼克松访华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C.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美国
D.美国希望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收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新版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摘编自陈学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1)据材料一,指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的特征.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党和国家提出进行土地改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共同目的。
2022-05-1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历史上,欧洲一直是大国地势政治竞争的主要战场,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都以欧洲为中心展开。二战结束后,欧洲得以喘息并专注于发展及济,而且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亚洲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世界的注意力。

材料二   美国要求欧洲与中国“脱钩”,这对以来中国市场和投资的欧洲国家来说,无异于“自我了断”,自2004年以来,欧盟连续15年保持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同时,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与此同时,美、中之间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也使1/3的欧洲国家在华企业受损。

材料三   欧盟国家一直坚持在与美国建立战略关系的同时,与中国建立紧密经济关系的立场。欧盟有自身的考量,其并不愿意作出只有利于中国或者美国一方的决策,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呼吁欧美重新合作,而其他一些欧盟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一种更加“欧洲化的方式”推进一体化。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欧盟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追求主权的强烈愿望。此外,德国和法国也开始就制定最新的欧盟整体对华政策进行系统性和建设性的交流,强调需要与美国合作,同时保持欧盟的战略自主。

——摘编自宋芳《欧盟在中美之间的艰难选择》(2021年第3期《国际展望》


(1)材料一认为“欧洲一直是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主要故场”,其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当前中国和欧盟关系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三,指出当前欧盟国家在对中国和美国关系上的基本主张。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2022-05-17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

材料二   “群众”是中共经常使用的概念,中共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在领导工人运动时就开始使用了。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到群众中去”,使党成为一个大的“群众党”的任务。自此,“群众”开始在中共的文件中成为一个核心理念。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群众》周刊,创刊初期就发表了周恩来的《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目前抗战形势与坚持长期抗战的任务》《怎样进行持久抗战》等文章,扩大了周刊的影响。

“人民”和“群众”本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下,中共将二者结合,井成为广泛用于宣传抗战的重要话语。自此,“人民群众”开始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的代名词。


(1)材料一中,《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究促使“群众”一词日益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群众》周刊的创办对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并说明人民群众在近代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作用.
2022-05-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分校中考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14
2
中国现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5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3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40.65新式教育单题
5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6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单题
7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8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90.65美苏冷战的影响单题
10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11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二、综合题
120.65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13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大国关系
140.4中华民国的创建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