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国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前,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美日关系”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体现两个国际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一支船队来到日本江户,要求日本放弃锁国政策同美国缔结通商条约。在武力威胁下,幕府被迫答应,1854年,幕府被迫同美国签订了《日美友好条约》。这是近代日本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美国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认定关税权等。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美国以盟国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1945年美国政府公布了《日本投降后美国初期对日方针》,其基本精神就是全力推行民主化改革、执行非军事化政策。9月美国占领军实行了包括制裁战犯、解除日本武装、解散军事机构、废除军事法令、严禁军需生产等措施。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日本面临的形势。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日本转变的共同因素。
(3)国家关系影响世界局势,美日关系亦如此。请列举一个反映美日关系的事例,从“出现的背景——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的影响”简要评述。(提示:所举事例中不得取材于材料一、二)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桃城中学2023-2024 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2 .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一统】

材料一:秦始皇的生命是多姿多彩的,他建立了皇帝制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为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皇帝只能在他所想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这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展现出了个人的雄才大略。他用巧妙的方式实现了权力集中,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并不多见的晴空。

——徐卫民《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始皇“权威性的规范”以及汉武帝“巧妙的方式”各是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分别采用或改良哪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巩固统一?
【美国内战之争】

材料二:林肯提出:假如我一个奴隶都不解放,就能挽救联邦,我会这样做;如果为了挽救联邦,我们必须解放所有的黑奴,我也会这样做;另外,假如为了挽救联邦,我们必须解放一部分黑奴,不碰其余的,我同样会这样做。

——摘编自美乔弗里瓦德《美国内战》

(2)依据材料二,在林肯看来战争的首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作用。
【大国关系之重】

材料三:尼克松的这一承诺否定了美国长期奉行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提出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并且表示不支持“台独”。这不但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基础,也是二十多年来美国政府首次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如此明确巨大的转变。

——闫晓萍《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事件?尼克松在台湾问题上的“这一承诺”是什么?列举一个中国古代的史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材料四:目前中美竞合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中美战略博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是否会陷入“新冷战”,抑或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成为各界谈论的热点话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美两国应当……逐步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国关系。

——王毅国务委员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美两国应该如何继承“上海公报”精神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大国关系?
2024-05-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年1月1日,在法国新总统蓬皮杜的欢迎下,英国议会决定加入洲共同体。不过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英国对欧共体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1988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演讲时说道,   “独立主权国家的意愿和积极合作是建立成功共同体的最好方式……紧密的合作不需要将权力集中到欧共体或其任命的机构。”确实,在欧洲共同体成立后,一直在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给欧共体带来了许多美好但不切实际的任务,甚至还幻想建立一个“欧洲帝国”。而英国并不想在货币政策、农业政策、移民等问题上受制于欧共体的统一行动,因此一直与欧共体龃不断。

——摘编自邢莉《不可不知的英国史》

材料二   1991年12月,在德国和法国的倡导下,欧共体12个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1月1日,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正式诞生。对于 21 世纪出生的德国青少年来说,“马克”就像中国的粮票一样,已经成为历史名词。2003年,德国与法国一起大力反对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十几年后的中东乱局证明了德国的正确性。现在,德国已经是一个不依附于美国、能够进行独立政治判断的欧洲大国。

——摘编自杨义成《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特征。并概括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德国为提高欧共体国际地位作出的努力。
(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
D.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
2024-05-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中考二模文综试卷 -初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演说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文中的“他们”是指(     
A.东盟国家B.东欧国家C.欧共体国家D.东亚国家
2024-0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下种商品的进口税……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摘编食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材料二   19305月,美国通过霍莱——斯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

——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三   深层次来看,美国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利益第一的原则,垄断其仅有的科技优势,不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而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这才是美国加征关税的真正目的和美国的关切。(注:《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对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瑞化提出的一个远景计划)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经济时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的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0年美国出台霍莱一斯穆持法令的原因及影响。
(3)通过对不同时期各国关税政策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或启示。
2024-01-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世界近代史同时也是大国博弈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叶,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势力日益衰落,英国、荷兰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英国的势力在17世纪中叶以前不如荷兰强大,没有能力和荷兰竞争。从1607年开始,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先后经过几次战争打败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末叶,英国最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摘编自《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选自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四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死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并争夺世界殖民霸主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出德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形成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写三点)
(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2023-12-28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弘毅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中美关系有很长时间处于次要地位。只有当列强们在远东地区博弈时,人们才会偶尔注意到中美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西方列强中的后起之秀,美国强大起来的时候,世界上已经几乎无地可占。美国就转换方式,开始在全球推行其“门户开放”政策。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日两国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

——摘自青梅煮酒《太平洋战争系列》

(1)美国通过哪一条约使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目标得以实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一战”后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回答,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使得“美日两国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东方战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中、美、英以及亚洲和大洋洲各国人民进一步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从此,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出现了两个在战略上彼此呼应、密切配合的中国大陆战场和盟军太平洋战场。

——摘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在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空军和海军把50万国民党军队运到日本军队撤走的地方,抢占大城市和地盘。同时美军也直接参加抢占这些地方的活动,共有53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中国北方的战略要地登陆。从1945年到1949年,美国给蒋介石政府运去大量武器弹药。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卷·增订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四 冷战开始,同盟国迅速分裂,美苏之间的较量即刻剑拔弩张。而此时的中国,国共两党正在酣战,局势并不明朗,但国民党政府军早已元气大伤,加上国民政府腐朽不堪已经暴露无遗,美国政府深感难以扶持,让美国政府举棋不定。这时美国扶持日本(并加快了对日本的改造)。

——摘编自武原/陈伟德《远东审判》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转而扶持日本的原因有哪些?(答出一点即可)
2023-10-30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您提到了庚子赔款。当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中国被劫掠之后,还被迫付出天价赔偿金4亿5千万两纹银。……美国虽没有出兵,竟也拿到总赔款的7.32%。

——台湾女主持人黄智贤《对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回应》


(1)材料一中,美国通过什么条约从中国勒索到巨额赔款?这一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九国公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美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目的?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在街头张贴的宣传海报《HELP CHINA! CHINA IS HELPING US》。


(3)1941年12月,日、美之间发生的什么事件,促使美国政府加大“HELP CHINA!”(帮助中国)的力度?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CHINA IS HELPING US”(中国正在帮助我们)?
   

材料四 中国日报4月1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美国务卿布林肯的涉疆言论:美国一些人喋喋不休重复着新疆发生“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处心积虑地污蔑抹黑中国,花样不断翻新,现在又居然要玷污雪白的棉花。……新疆繁荣稳定、民族和睦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美方涉疆谎言必将破产,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

——《外交部:美方涉疆谎言必将破产 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


(4)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玷污雪白的棉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美国不断改变对华政策,其不变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023-09-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美国建国近250年,没有战争的时间仅有2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王斯德《世界通史》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的“宣言”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为何而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战争背景、目的、影响等角度加以阐释,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