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4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崇尚天人合一B.主张和而不同
C.重视以人为本D.追求家国情怀
2024-05-18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2022-06-22更新 | 1249次组卷 | 76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裹贴纸”是用于商业的包装纸,可用于包裹货物,更具有广告的功能。在新疆出土的两件元代“裹贴”是目前能见到最早的商用“裹贴”实物。这反映元代(       
A.商业比较发达B.印刷技术进步C.交通比较便利D.经济重心南移
2023-04-13更新 | 14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的两次调整,其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决定B.中国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农村
C.兼顾了地主和农民的利益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人将长征喻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棋局,收官之时,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盘赢得胜利的新棋局。“新棋局”中的一步好棋是(     
A.胜利召开遵义会议B.避敌主力进军贵州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取得百团大战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C.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7. 晚清姚公鹤在《上海闲话》中记录:“至电线(电报)设置……第一次发电,则由李文忠(李鸿章)行辕中通电至制造局……官民视为怪事,不减铁路之开车。当时《申报》著有论说,其主旨为奇技淫巧云。”这表明(     
A.近代科技由西方传至中国B.洋务运动开始发展重工业
C.政府不支持近代科技发展D.中国近代科技的艰难发展
2022-10-04更新 | 64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名校联考中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3-09-07更新 | 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尼克松访华的根本目的是借助中国力量抗衡苏联。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也是从斗争策略考虑,通过与美国改善关系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这是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国家在特定国际形势下结成的战略同盟。由此可见,尼克松访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劣势
B.尼克松访华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C.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美国
D.美国希望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