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2023学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2-12-03 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孙中山说:“……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其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B.戚继光抗倭C.淝水之战D.郑和下西洋
2022-07-19更新 | 58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 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中外的经济交流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如图是反映中国古代采煤技术的一幅插图,来自17世纪初期刊刻的一部科技著作,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著作是(  )
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
2022-07-02更新 | 55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景德镇的陶瓷业时说:“共计一坯之工,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末节,尚不能尽。”这表明(       
A.瓷业工匠需要频繁更换工种B.瓷业内部专业分工更趋细化
C.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品种众多D.景德镇陶瓷业吸纳大量从业人员
2022-06-09更新 | 39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图所示朝代的阶段特征是

                                                                 清朝疆域图(1820年)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2-06-21更新 | 61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A.元朝灭亡B.清军入关
C.李自成被杀D.清朝建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7.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A.认为天朝物产丰富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具有一定防范意识D.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2022-06-29更新 | 281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清朝《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B.实行双向交流的贸易方针
C.对外自由开放的文化政策D.积极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9.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与此“祖训”对应的举措是(       
A.取消行中书省B.设立了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D.废除丞相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以上是收录在《止止堂集》的一些诗句。与此相关的英雄人物是(       
A.霍去病B.岳飞C.戚继光D.康熙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所示情景出自我国古代某部著作,该书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列选项对这部著作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农作物加工图                                 陶瓷制作图

A.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B.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C.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D.详尽地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崇被十七年(公元1644年),前总督陕西余应桂上言: “贼众号百万,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2请调天下镇将,如左良玉、吴三桂并高杰、唐通....齐赴军前,会师真保之间....赐以尚方,是公侯之赏,以鼓励之,底贼可灭也。”材料中的“贼”(     
A.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促使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C.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分配士地的口号
D.发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校开展课外读史活动,大家在阅读某书目录时看到如图内容。据此判断,他们在这本书中可能阅读到的历史事件是(     
第一章 应运·时代创造英雄
第二章 示威·荷兰人惊恐第三章 蓄势·再度计划攻台
第四章 枕戈·部署征台
第五章 横海·飞渡鹿耳门
第六章 兵临·赤庆谈判
第七章 失据·攻打热兰遮城
A.郑和七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击倭寇D.渥巴锡率众回归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莠不齐,贤愚各异,臧否互见。我们不能因为驻藏大臣中出现几任庸才及一些错误,不能因为清朝朝廷的腐败,实行了民族压迫政策等等,就根本否定驻藏大臣制度,一笔抹杀驻藏大臣的历史作用。下列关于文中“大臣”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代表朝廷政治地位高于达赖班禅B.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C.管辖范围包括整个新疆地区在内D.不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清朝末年一首竹枝词写道:“有声有色电光融,海市屋楼尺幅中。不是西人工幻术,佛家色相本虚空这反映出当时(     
A.通信方式改变B.交通工具革新C.社会风气西化D.娱乐方式增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康雍乾时期) 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当时举报之风大盛,只要有创作文字被附会触及“时讳”,就可能会招来满门抄斩之祸。由此看出清代(     
A.实行闭关锁国B.推行八股取士C..中外交流基本停滞D.思想文化控制强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图是描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的对话:推车者:问问他们,有好东西要不要?)(     
A.清政府顽固坚持闭关锁国外交政策
B.清政府成为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
C.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发动了全面入侵
D.清政府积极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明代中后期,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钱塘人吴吴山的三任妻子陈同、谈则和钱宜阅读《牡丹亭》后留下的《三妇评<牡丹亭>杂记》和才女程琼评点本《才子牡丹亭》,均是读书自娱的例证。这些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繁荣
B.理学思想逐渐实现世俗化
C.女性取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
D.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改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明朝的海洋政策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奇怪现象,其影响颇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及《殊域周咨录》记载 (摘录)

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谨以金银、花瓶表惠、灯烛等物。布施佛专已充供养。

中使郑和偕行人泛海至其(锡兰)国。贾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懂,布施于其寺。赏赐国主亚烈苦亲儿,诏谕之。国主贪暴,不辑睦邻国。数邀劫往来使臣,诸番皆苦之

——明代《殊域周咨录》

材料二   明朝对外政策的转变

观点一“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远航的意义”。《王康武自选集》
观点二明帝国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中国航海史研究会
观点三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明帝国何以错失海洋时代》

材料三   大航海,于是成了一个令中国人颇为感慨和喟叹的话题,如果郑和的下西洋没有那样戛然而止,会不会出现一个华人的全球时代,世界通用语不再是英语而是汉语?

——《为什么明郑和之后不仅无郑和而目失去了海洋呢?

(1)材料一中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两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政府废止远洋航行的主要原因。
(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如果郑和的下西洋没有那样戛然而止,世界通用语不再是英语而是汉语?”请说明理由。
2022-12-02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2023学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主题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综合题 | 适中(0.65)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机处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不仅有既定的职权范围,而且可随时奉旨办理任何交办之事。加之军机处所特有的办事机密、迅速,使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得力助手,促使清代的君主专权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王国卿《清代军机处浅论》

材料二   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因俗而治”。

——《清朝简史》

材料三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军机处是由哪位皇帝开始设立的?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为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平定回部叛乱后,设立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并据材料三指出建立空前大一统的清王朝的理论基础。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清朝最终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20.4郑和下西洋单题
3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4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50.65康乾盛世单题
6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7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8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9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00.4戚继光抗倭单题
11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2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3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4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50.65影视艺术的发展单题
160.65文字狱单题
17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180.65昆曲单题
二、综合题
190.65郑和下西洋
200.65军机处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