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A卷·知识通关练)- 【单元测试】九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2-12-19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此次刺杀行动,为德国领导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德国历史学家、文学家曼弗雷德·马伊称该事件为20世纪的“灾难之母”。这件事情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萨拉热窝事件D.林肯被刺杀
2022-10-18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随着教育的普及,科学的传播,以及劳动妇女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妇女重返社会的愿望就逐渐萌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男子参战,他们留下的工作只好由妇女去顶替,妇女在各行各业的表现使整个社会为之震惊。材料说明(     
A.西方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B.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C.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相同D.妇女完全脱离家庭走向社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2016年5月29日,两个100年前在凡尔登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的元首共同缅怀双方牺牲的战士,这两个国家应该是(     
A.英国和法国B.法国和俄国C.俄国和德国D.德国和法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诺曼底登陆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英德核心)形成


(1)“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阅读材料一,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哪一地区?
(2)请写出战争开始后不久,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

材料二:“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点燃”


(3)材料二中的“火星”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它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

材料三: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4)写出材料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名称。
(5)一战中哪些新式武器的出现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四:

主要参战国参战目的
英国我要保住霸主地位,争夺更多殖民地!德国为实现世界霸权,我要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法国我恨死德国了,我要做欧洲霸主!塞尔维亚我要争取民族独立!
俄国奥匈帝国想跟我争巴尔干,真是狂妄!美国我要最大限度地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大发战争财!
(6)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动摇哪一大洲的优势地位?从材料四各主要参战国参战的目的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022-09-14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这里的“冲击”是指(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以下的历史事件,共同之处是(  )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之后起义胜利,成功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A.都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C.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发表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工业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俄国国徽图案上的王冠,权杖和金球消失了,后来变成了镰刀、斧头和麦穗等图案,这个变化发生在(       
A.沙俄时期B.苏俄时期C.苏联时期D.俄罗斯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18年7月,李大钊指出:“一人之未来,与人间全体之未来相照应,一事之朕(征)兆,与世界全局之朕(征)兆有关联……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这表明,李大钊认识到俄国(     
A.爆发革命的必然性B.与中国类似的国情
C.十月革命意义重大D.引发世界各国革命
2022-09-22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   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下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该条约的签署(     
A.废除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B.使美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C.纠正了巴黎和会不当决定D.促使日本放弃了对山东问题要求
2023-03-21更新 | 21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如图是一幅刊于1921年的英国漫画,英国人正在拆卸德国机器。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     
A.《九国公约》对德国的掠夺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C.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D.国际关系新秩序逐渐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写道“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三国协约D.《和平法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