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西 七年级 期末 2023-02-11 1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述了刘邦(     
A.领导农民起义,赢得民心B.打败项羽,赢得胜利
C.推翻秦朝暴政,建立西汉D.乘胜追击,定都长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说法中,较为符合西汉建立时的形势的是(     
A.“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D.“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2023-02-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讲经图》,反映了汉代席地而坐讲经上课的情形。画面左侧老师坐在榻上,头戴进贤冠。榻下,六名学生面对老师,跪坐于席,表现出对老师恭恭敬敬,虚心求学的姿态。这一画面反映出汉武帝时(     
A.推行儒学教育,尊崇儒学的态度B.倡导平等教育
C.只允许儒学存在,禁绝其他思想D.推动讲学之风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对材料中“凿空”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B.体现了张骞敢于冒险的精神
C.最大规模的扩大了西汉的疆域范围D.见证了中西方经济贸易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卫、霍二人相同的“立功”是(     
A.平定诸侯叛乱B.率军北击匈奴
C.统一漠北草原D.打压地方豪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时期史实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域36国
东汉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D.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2021-01-19更新 | 10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东汉班周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记载说明了
A.司马迁公正记事,治学严谨,秉笔直书的品质
B.《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可马迁勤奋好学,饱读书籍、发愤著述的品格
D.《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汉代史书《东观汉记》记载,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汉和帝称赞他的原因可能是(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B.出使西域归来
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D.写成《伤寒杂病论》
2023-02-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作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历法有利于指导
A.文化体育活动B.农业生产活动C.手工业生产活动D.民间交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面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都为北方的统一打下基础
C.都促进了南方政局的稳定D.都推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A.各民族交往密切B.南北方战乱频繁C.佛教雕刻艺术精巧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2022-06-22更新 | 63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他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书法独创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是
A.钟繇B.王羲之C.顾恺之D.胡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方。”据此可知作者(     

A.对后世农业的发展影响深远B.摒弃了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
C.提出了领先世界的农学理论D.强调农业生产顺应天时地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中空缺处应填写的是
A.曹魏B.蜀域C.吴国D.东晋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6. 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从不同领域折射出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请根据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1)请介绍《史记》。
(2)假如你是讲解员,请为图中的历史遗址,写一份解说词。
2023-02-1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古代封建治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1)材料一中,大臣建议汉文帝实行怎样的治国之策?分析他采纳这些建议的原因。

材料二   人物大事记

公元前153年4岁时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
公元前141年16岁即皇位
公元前138年派使臣张骞出使西城
公元前134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公元前119年打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派一名刺史
(2)根据上面大事记,判断这一历史人物是谁?并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简述他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材料三   (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建武六年)诏曰:“……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3)材料三中,光武帝为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孝文帝)诏不得意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留个王妃中,除一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士大夫。

——摘编自《魏书》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4)阅读下列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2023-02-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

——《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

曹魏时期,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开凿了为数众多的沟渠。自南而北,重要的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戾陵竭、车箱渠等。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早在汉代,西域传入的苜蓿、胡葱和胡蒜等就已成为中原农家菜国里的新成员;魏晋以后,来自异国的菜种更不断增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胡瓜(黄瓜)、胡荽(香莱)、菠菜等,至今仍是华北人民的家常菜。

——《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和曹魏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其共同作用。
(2)材料二中,汉代以来华北蔬菜种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3-02-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论述题
1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2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3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40.85张骞通西域单题
50.65卫、霍破匈奴单题
60.65秦朝的建立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70.65班超、对外交往(汉)单题
8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90.65造纸术 单题
100.85农业进步的表现单题
110.65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单题
120.65绘画艺术单题
130.65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单题
14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单题
150.65东晋与南朝单题
二、论述题
160.4司马迁与《史记》
三、综合题
170.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光武中兴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80.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张骞通西域  江南开发的原因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