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3-02-28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共同反映了

刻有文字的甲骨                  “二十四节气”                 孔子像
A.中国文字的演变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C.中国儒家文化的地位D.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2019-06-24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如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出现新兴通信工具
B.出现新式交通工具
C.社会习俗发生变化
D.思想观念开始转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与如图中的学堂创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2019-04-1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班3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2019-07-03更新 | 16次组卷 | 7卷引用:【万唯原创】2018河北面对面练册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南京,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在于全国的乡村和广大强固之民心。”这则材料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进行抗日
2019-04-11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班3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统计: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一词几乎不用了。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说明
A.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
B.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7.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2019-01-30更新 | 1009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仪征大仪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A.“阶级斗争”
B.“真理标准”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2019-04-11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毕业班3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历史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臣民→公民
D.法币→人民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晚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2. “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最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欧洲文艺复兴运动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