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19-08-22 2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著名作家宋云彬的日记记载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他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2016年清明前,中国、韩国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了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最可爱的人B.党的好战士C.和平卫士D.钢铁卫士
2019-04-21更新 | 477次组卷 | 24卷引用: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同步练习:第2课 抗美援朝2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下列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集中力量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C.工作重心是农业和手工业D.重点改善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图片制作了一块展板.如果为这块展板选一标题,最合适的应是

A.中国工业的近(现)代化历程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D.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毛泽东说:“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要受惩罚,我们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土地瘦了、人瘦了、牲畜痩了。”下列历史事件违反了客观事物规律的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大跃进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江青一伙对谭震林等人进行批判B.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C.贺龙被迫害致死D.刘少奇被诬陷、开除党籍并被迫害致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方式属于(   
A.人民公社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社
2019-05-03更新 | 6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想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的开端是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南方谈话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C.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D.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图片是直观的历史。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B.民族解放的历程
C.改革开放的历程D.全民族抗战的历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中国梦”指的是(  )
A.建立独立统一的新中国B.发展成为发达国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实现小康社会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了我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019-04-15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4月15日《每日一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下图反映的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们都践行了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海峡两岸民主协商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B.一国两制C.九二共识D.《告台湾同胞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原子弹爆炸B.蒸汽机C.蒸汽机车D.飞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最准确反映的是(        
A.艰苦奋斗传统已经过时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2019-04-13更新 | 520次组卷 | 2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县观音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历史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臣民→公民
D.法币→人民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万隆精神”是指在维护民族独立、保丑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在此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平等互惠”D.“互不侵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历史上中美两国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B.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2022-08-18更新 | 13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届江苏太仓市九年级5月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孙中山B.毛泽东C.袁隆平D.邓小平
2018-01-20更新 | 34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2)从材料二记述的史实中说出与之相关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2019-08-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适中(0.65)
22. 诞生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审视和打量。以下是毛泽东为主题的一些《时代》杂志封面资料。

(辉煌荣耀)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时代》作如此描述:“对毛泽东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荣耀。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

——他们进入了北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哪一年?

(红色基调)1950年12月11日的《时代》封面。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而人物更是有着生硬刻板的脸和阴冷的眼神。《时代》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2)这期封面的特点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如何?文中“痛击”指的是哪一战争?这一军事行动,中国方面直接领导者是哪位?

(混乱迷茫)毛泽东又分别在1958年12月1日和1967年1月13日登上了《时代》的封面。1958年的《时代》内文如此描述:“乡村里的夜晚,无数的高炉向天空迸射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而1967年的封面左上角则写着中国陷于混乱,且封面主调是灰白,隐喻中国是一穷二白。


(3)这两期《时代》封面,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内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外交转机)1972年2月6日,《时代》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时代》周刊如是说。


(4)该期封面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表明中美关系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此事发生的前一年,中国已经取得的重大外交突破是什么?

(溘然长逝)1976年9月20日,主题是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时代》周刊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5)之后毛泽东的继承人为“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开创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2019-08-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1952年底,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50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房屋、农具等生产资料,这标志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消亡和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后来的农业合作化准备了制度条件和物质基础。

——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


(1)阅读材料一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变化?该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二   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荣氏集团的代表荣毅仁说:“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单靠私营企业能搞好吗?我的家庭就是一个证明。”“像我们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搞企业、搞生产,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回答“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指哪一历史事件?确立了怎样的生产资料有制?中国由此进入哪一社会发展阶段?

材料三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从哪次会议开始的?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019-08-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2
辨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20.85抗美援朝单题
30.85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张謇及实业活动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50.65大跃进单题
60.94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单题
7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80.8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90.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0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开国大典  对外开放 单题
110.8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单题
120.8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130.9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4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150.65“两弹一星”单题
16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70.65邓小平理论单题
18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190.65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单题
200.85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台儿庄战役  开国大典
230.65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辨析题
220.65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中美关系正常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